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蔦屋書店/楊 騏

時間:2017-12-28 03:16:05來源:大公網

  從二○一一年開業的代官山蔦屋書店,近年曾被評選為「世界最美的二十家書店」之一,也是日本唯一一家得名的書店。

  這家蔦屋書店以「森林中的圖書館」為設計理念,外部開陽的空間,充裕的植被,內部和煦的燈光,狹小卻非常舒適的空間設計,都令人感到舒心,還能允許讀者久坐,有足夠的時間讀自己喜歡的書、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難怪名演員如堺雅人和香川照之都喜歡光顧這裏,並表示「願意消磨一整天時間都不嫌多」。

  「TSUTAYA」連鎖書店其實早在一九八三年就創立了,在當時就以同時經營書籍、音樂、電影而聞名。其漢字名稱「蔦屋」並不是由「TSUTAYA」音譯過來的,而是為了致敬江戶時期著名的出版人「蔦屋重三郎」而取的,意涵了書商的雄心。

  「什麼是書店?它又能實現什麼?」越來越多的當代書商開始思考這些問題。SHIBUYA Publishing & Booksellers的創辦人福井盛太就曾說過,「越來越覺得書店不該僅僅是賣書的地方,而是應該把書作為媒介,在顧客和作者、編輯以及這個地方之間創造新的價值,成為這個地方知識的聚集地。隨着不斷學習,不管是書店還是經營,我相信能挖掘的地方還有很多。」蔦屋書店也是如此。

  看着「蔦屋書店」的分店開了一家又一家,逐漸鋪滿了整個日本版圖,此刻置身代官山蔦屋書店本店的我,不禁聯想起香港的獨立書店。隨着網絡日漸發達,本就不喜歡逛實體書店的香港人愈發習慣於使用電子書,導致書店更加落寞了,尤其是獨立書店的經營狀況非常令人憂心。

  當然,日本與香港不同,在日本,人們更偏向消費紙質書,而非電子書,所以將這兩個地區的書店經營狀況放在一起討論不全然恰當。但我個人非常堅持的一點是,實體書的質感與人情味,是電子書永遠不可能取而代之的優點。

  我生活在香港不過數年,已經聽聞、見證至少六七家獨立書店停業了,就算是經營尚算順利的,如主營人文藝術類書籍的序言書室,也就是這幾年才開始擺脫虧損的狀態,有些許盈利。作為讀者,又不懂經營,只好常去光顧,當盡綿薄之力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