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十年大劇院\楊勁松

時間:2017-12-27 03:15:59來源:大公網

  「現在進入娛樂時間!剛上台前,血壓一下子高了,我把領結給摘了,緊張。」二十二日晚上,六十三歲矮個老人的一口北京話,引得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滿堂喝彩,呂思清、郎朗、陳佐湟等海內外藝術家,把最熱烈的掌聲獻給了他。在他的指揮下,合唱團與管弦樂團歌樂嘹亮,一曲《我們必將走向勝利》將大劇院十周年慶典音樂會畫上華彩句點。他就是大劇院院長陳平。

  十年前,時任北京市東城區委書記陳平,走馬上任全球規模最大的大劇院院長。他的第一份工作曾是東城區文化館的音樂組組長,那時他二十五歲。從文化崗位到王府井建設,以及涉及眾多國家文物建築的東城區管理,陳平積累的經驗投注在大劇院的管理與再建設上。大劇院原創劇目的軟件建設之艱巨,遠超越了投資三十億的大劇院硬件建設。大劇院曾將瓦格納歌劇《特里斯坦與伊索爾德》搬上歌劇場,與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華沙波蘭國家歌劇院、德國巴登─巴登節日劇院聯合製作,轟動京華。馬林斯基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等都先後與大劇院聯合製作歌劇經典,每部經典除了特邀外國演員外,都會安排一組中國演員的陣容,做到中國本土化。十年來共製作包括歌劇、話劇、舞劇、京劇在內的劇目七十六部,歌劇《趙氏孤兒》、話劇《王府井》、京劇《赤壁》等均巡演香港及海外。

  陳院長對創作要求極高。去年我曾批評了北京某劇團的一齣話劇,陳院長看到此劇評後轉給大劇院創作部門同事們閱讀,說咱大劇院原創的戲可不能做成這樣。十年來,大劇院原創劇目上座率已達八成。這裏不僅是座劇場,更已成為包括合唱團、管弦樂團、歌劇與話劇演員隊等的表演藝術創作中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