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有一首歌叫做《給自己的情書》,歌詞是林夕的,寫失戀的女人的自言自語、自我愛憐和自我鼓舞。歌雖已出街十多年,偶然還會聽聽。
我給自己寄信,卻是童心大發,一番娛樂。
在聖誕老人村住了四五天,村裏的活動不算很豐富,但有一項十分有趣,可以在那兒的郵局發出一封寫給自己的信或明信片。
聖誕老人村郵局在村子中央,進去是兩大間的間隔,布置永遠是聖誕節的氣氛。右邊是商店和服務台,可買到各式明信片、紀念品、郵票及辦理郵政服務。服務台旁邊有兩個一人高的紅、黃色大郵筒,一個郵筒收集下個聖誕節要收到的信件,另一郵筒放的是不設時間限制的信。平郵郵資記得是兩三歐元。
服務台往右一拐是間大屋子,正面牆上靠放着三個紅色的大郵櫃,分格放着聖誕老人收到的信件,那是世界各地小朋友寄給他老人家的。此外放着三張大木桌。人們可在此寫信給聖誕老人,盼着他能聽到自己的心聲。
西方國家普遍都過聖誕節。孩子們自小便被上一輩告知,只要給聖誕老人寫封信,說出願望,那麼他就會助你願望成真。這傳說美好而奢侈,一代代的孩子便被這個傳說溫暖着,憧憬着,寫信給聖誕老人成了孩子們聖誕節最重要的活動。
有的幸運的孩子被父母帶到聖誕老人村,在郵局寫一封給他的信親自投進郵筒,懷着一個美麗的夢離開,等待着奇跡出現。
孩子們大概都會在下個聖誕節收到聖誕老人的回信,也會收到他的禮物,這自然是慈愛的父母為孩子們準備的。誰會因此去指責父母善意的謊言呢?
我們坐在大桌旁,和孩子們並坐一起,寫了兩張明信片,一張寄到母親家,祝福當時尚在世的母親和其他親人;另一份是寄到香港的家,也祝福自己和家人快樂健康和幸福。
寫畢,貼上了郵票,如孩子般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投進了郵筒,懷着興奮與滿足,走出了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