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纏繞上音符的現代詩/楊 騏

時間:2017-12-21 03:16:14來源:大公網

  「詩歌生活節」、「香港國際詩歌之夜」、「誠品詩歌節」,各路詩歌的節日像約好了似的,在十一月尾、十二月初一起舉行大集會,和詩有關的各類表演、講座、沙龍、展覽、市集百花齊放,令人眼花繚亂。而一場以「跨越的嬗變」為題的音樂詩歌跨界表演,便是「詩歌生活節」的其中一個重要環節。

  「詩歌生活節」由本地文學雜誌《聲韻詩刊》所籌辦。現代詩與現場音樂相結合已不是新鮮事了,那麼「跨越的嬗變」還會有什麼新奇的地方呢?

  這場表演分別帶來了五組別出心裁的組合:廖偉棠與Teenage Riot、黃潤宇與Luther's Sister、陳子謙與Jabin Law、池荒懸與tl;dl、洛楓與Smoke in Half Note。就在北角堡壘街一方不起眼的空間內,這些詩人與音樂人未曾彼此合作過,卻撞擊出了無限的可能性。

  廖偉棠的詩,意象縱橫銀河,總是令人驚嘆於他觀看世界的尺度之廣闊。一首《生死變》與搖滾樂隊Teenage Riot的放聲呼喊狹路相逢,首當其衝打響了頭炮,一句「我不是世上唯一永生的人……」擲地有聲地回響在觀眾耳中。

  Luther's Sister的結他撥弄出與人類心跳相背反的音符,對我們聽覺所造成的不適,和着黃潤宇的詩《過勞時醒》,不正與我們在平日生活中被「異化」的狀態相應證嗎?

  陳子謙與Jabin Law、池荒懸與tl;dl是兩組有趣的對比,暗藏在輕柔掃弦中的是堅硬的質問──「這就是我們的黃金時代嗎」?化在燥熱電音中的是安然的靜默——「於盡頭起點/漂泊/繼續安居」。

  洛楓則帶來了她的新作《地鐵的彼岸花》,和同樣喜歡以畫面來建構作品的樂隊Smoke in Half Note一拍即合,在漸次激烈的音階與腔音中,觀眾也「忘掉自己的聲音」,站立在沒有花的彼岸,連同表演者一起,「倒退向未來……」

  「詩歌生活節」的策展人方太初如是說:「這是一個香港的詩歌生活節,我們談創作,也在談城裏創作的人的狀態,以及我們怎樣與這兒發生的一切共同呼吸,旋光旋滅,又再度重新調整新的角度去畫下那總在轉身中的城市。」

  可惜因為資源上的限制,第二屆「詩歌生活節」也即是最後一屆,對本就缺少文學類活動的香港來說,實在太可惜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