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雞湯的記憶,也得從小時候說起。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外婆過年做的金陵風味的醃菜老母雞湯。江南人入冬之前,都會一罎子一缸的醃製青菜、雪裏蕻和蘿蔔條。我小的時候上學的路上,往往可以一路從路邊的竹質的籮裏撿鄰居們在太陽下曬着的蘿蔔條和醃菜心吃,從來沒人問。鄰居家醃製青菜,會招手讓我們小孩子脫鞋子,光腳站在青菜上踩,通常是鋪一層大青菜在缸裏,鄰居大媽撒一層粗鹽,然後就讓我們用小腳在上面使勁兒地踩,鄰居大媽說小孩子的小腳丫子踩過的醃菜才香呢!其實,很多年後我才琢磨出那是大媽偷懶,她不用勞累雙手,讓孩子踩一踩,好玩又省勁兒。
我外婆做的雞湯應該是江寧的特色,她老人家用一隻老母雞,加醃的滴水的大青菜一起煮,完全利用醃菜的鹹味調出老母雞的鮮味。大冬天的寒風裏喝一碗熱乎乎香噴噴的醃菜雞湯,那真是令人難忘的滋味!
後來我去美國留學,第一站是夏威夷,租了一家廣東人的一間屋子居住,那家廣東人愛用中藥淮山紅棗之類的與雞一起煲湯,說是很補人的,有的時候他們煲得多,會給我們幾個留學生每人來一碗,喝進嘴裏甜絲絲的滋味,也很好味道。
嫁了人後,上海籍的婆婆也喜歡燉雞湯,她的雞湯帶有滬浙味,她一般會用兩三塊金華火腿和冬筍的根部與一隻整雞同煮,火腿的鹹香味加雞和冬筍的鮮味,也是絕配!
我如今常煲的雞湯,用一整隻老雞,放進肚大口小的沙鍋裏,加水和葱薑同煮,沒有醃菜也沒有火腿,可以放一點浙江產的鹹筍或者幾塊鹹肉,水滾之後加料酒,文火燉一個鐘頭後可加香菇木耳可不加,也可加點冬筍,再煮半個鐘頭左右就是香溢滿室的美味雞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