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鐵拐李」:經典形象定格時代記憶/翟 傑

時間:2017-12-21 03:15:55來源:大公網

  正在瀏覽新聞,電腦屏幕上彈出一則消息:香港TVB資深演員江漢因病去世。正欲關閉對話框,看到照片後我愣住了。怎麼會是他?這不是「鐵拐李」嗎?他叫江漢?去世了?思緒一下子混亂起來,記憶回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

  隨着天籟般的前奏一響,太上老君從天而降,將手中拂塵一甩,八卦門隨之開啟,也讓我們洞見了一個神秘縹緲又感覺並不遙遠的世界。「八仙」依次亮相,主題曲悠然唱起:「仙山隔雲海,霞嶺玉帶連,據說世外有天仙……」

  一九八五年,這部由香港亞洲電視出品的二十集神話劇《八仙過海》在內地上映,獲得好評無數。這部劇開創了香港電視劇前往內地取景的先河,實在意義非凡。讓我至今不能忘記的,是和小夥伴一起聚集在電視機前爭相觀看的情景。

  八位仙人剛開始都是生活中的人,他們善良、正直,嫉惡如仇,重情重義,打抱不平,為天下蒼生請命造福,留下了一段段令人難忘的故事。最讓我們羨慕的,是八仙手中的法器。鐵拐李的鐵杖及葫蘆,漢鍾離的芭蕉扇,張果老的漁鼓,藍采和的花籃,何仙姑的蓮花,呂洞賓的長劍,韓湘子的洞簫,曹國舅的玉板,各有妙用,法力無邊。

  有時候,我們會隨手撿起一根木棍,模仿鐵拐李的動作,向身邊的小夥伴一指,對方也極為配合,大叫一聲,默契地倒在地上;坐在父母的自行車後座上,必定會將身子倒過來,儼然化身成了張果老;夏天,驅蚊的蒲扇也被我們賦予了神力,兩隻手握住扇柄,鼓起肚子一扇,被扇到的人張開雙臂搖晃着向後退去,一陣陣笑聲迴盪在村後的林子裏。

  忘不了鐵拐李等歷經磨難終成仙的那份激動,忘不了真假曹國舅帶給我們的焦灼,忘不了八仙和龍太子打鬥時我們的揪心……三十二年過去了,竟然還能清楚地記得當年一部連續劇的情節與細節,甚至當時的感受,這是《八仙過海》所帶給我的獨有體驗。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學一首題目為《牧童》的詩: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老師告訴我們,這首詩的作者就是呂洞賓。我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一個幼稚的想法在腦海中冒出:難道世上真有神仙?後來才知道,呂洞賓是集道教大成的得道高人,而八仙之一的身份,則屬於民間傳說。

  成年後,我依然忘不了這部電視劇,並且經常聽那首同名主題曲《八仙過海》。有的時候是為了懷舊,有的時候是為了給自己增添精神力量。隨着年齡的增大,對歌詞的理解也逐漸加深:「有志能自勉,艱辛不用怨,奮鬥留汗血,得失笑傲然。」這是多麼富有哲理的一句話呀!仔細品味之後,能讓人得到「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人生啟發以及「去留無意,寵辱不驚」的人生智慧。

  網上找到視頻資源,久違的旋律再次響起,熟悉的畫面再度呈現,定格一個時代的記憶。願「鐵拐李」繼續造福蒼生,願江漢先生一路走好!

  觀眾記住的是角色而非他的名字,是對一位演員演藝水準的最高讚譽!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