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變幻的舞台燈光/輕 羽

時間:2017-12-20 03:16:06來源:大公網

  我每年都有機會去不同學校觀賞戲劇比賽。到達學校之時,有些老師總是很客氣地說:「我們學校的設施簡陋,燈光器材不足,請勿見怪……」聽到這樣的「預告」,我通常都會先作鼓勵,然後便說:「簡約也是美,簡陋卻不可。」

  事實上,表演藝術的燈光效果是可圈可點的。很久之前,不論是中國的戲曲或西方的戲劇,大部分演出都在白天進行,這樣才可以有日光照明,不需要摸黑而行。直到電力和電燈問世,舞台表演不單可以在晚間及室內舉行,藉着千變萬化的燈光效果,舞台演出更見精美。

  很多劇場初學者都會對燈光設計產生興趣,因為除了照明之外,燈光的確可以令到一個原本平平無奇的演出,增添豐富的視覺效果和氣氛。若能為一個演出擔任燈光設計師,製造出不同的燈光效果,其滿足感不亞於導演或演員的崗位。不過,劇場的燈光設計實際是一門專業學問,並非三言兩語便可學懂。

  中國戲曲經常演出的武場戲《三岔口》,兩個主要角色劉利華和任堂惠在客棧房間內摸黑打鬥,但舞台上卻是燈火通明。若果無端硬要加入一些現代劇場的燈光效果,便對原來的演出大打折扣。前幾年我參加國寶級戲曲演員裴艷玲在港的一場講座。裴老師說有些話劇導演要為她的演出賦予更多「現代特色」,於是便為其增添了各樣現代劇場元素。為了營造舞台氣氛,燈光設計師為裴老師的表演創造了不同的效果。可是,裴老師發現自己大耍功架之時,追光燈(即是由人手控制而緊貼在演員身上的燈光)只映照在自己的頭部,雖說突出了臉部表情,但是手腳的動作便變得無影無蹤。裴老師為此氣結不已,要求燈光師在下場演出還原舞台上應有的效果,突顯戲曲表演的特性。由此可見,最佳的燈光設計,仍然是以配合演出風格和主題為優先條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