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消息報道,五十七歲的黃帥因癌去世。黃帥的名字在今天已然陌生,但在一個時代,她在內地、香港都赫赫有名。
一九七三年,黃帥是十二歲的小學生,因對班主任有意見,仿照當時的社會風氣給《北京日報》寫了六百字的信申冤。信件落在主政的「四人幫」手下,她給黃帥回信,說這是階級和路線的鬥爭。信件由《人民日報》轉發,黃帥一時被捧為「反潮流英雄」,在全國範圍內被鼓吹。不少老師因此被批,教學秩序蕩然無存。
「四人幫」倒台後,傳出黃帥是內定的團中央書記。她受到同學的歧視欺凌,被罵成「四人幫」小爪牙,在中科院工作的父親也被抓入獄。
可幸黃帥學習成績很好,高考時受到事件牽連一度被阻錄取。事情由當時主事的胡耀邦過問,她才得以順利入讀北京工業大學。其父親的問題經她上書反映,也得到了公正處理。
黃帥大學畢業後曾到日本留學,後又回歸中國,回到母校工作。她重新審視了歷史,寫下了往事,出版了《黃帥心語》。但有個環節黃帥一直閉口不談,那就是她父母在這事件中的表現和作用。當着名傳記作家葉永烈想訪問其父母時,黃帥婉言斷然拒絕了。這或出於黃帥保護父母的女兒心,但這段歷史就語焉不詳了,細節或只有黃帥和她家人才知道。
不管怎麼說,一個小學生的信被利用,成了政治鬥爭的工具,本人也被牽涉進政治漩渦而遭受厄運,這是一個十二歲小學生不該有的命運。今天重提往事,讓我們記起中國歷史曾有過一段不正常的日子,也讓我們看到改革給普通人帶來的命運變化。黃帥親歷了中國歷史的轉變,曾經不幸,但幸而趕上了幸運的時代。
黃帥的朋友用十六字形容她:直直的笑,淡淡的愁,高高的心,低低的調。這是曾經滄海的黃帥的寫照。
看黃帥的相片,她的笑容開朗而美麗。如果說人各有命,黃帥的命運還不算太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