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一到,朋友聚餐、情侶約會,甚至一個人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的想選擇吃頓火鍋來溫暖一下這個寒冷的天氣。記憶中的第一次吃火鍋是在姥爺家溫暖的炕頭上。上小學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都是姥爺騎自行車接送我上學放學,所以,通常我的中飯和晚飯就都是在姥爺家解決。姥爺是山東日照人,自小在海邊長大,後來闖關東才同我姥姥去的東北。比起米飯和肉,姥爺姥姥更愛饅頭麵條和魚這類麵食與海物。所以姥爺家的包子煎餅和煎魚,比起平日老媽做的一鍋燉,在姥爺家那段日子真的算是給自己打了牙祭。
東北的冬日特別的冷,老話講撒尿都能馬上凍成冰柱。姥爺接我放學回家,我就馬上躲到炕頭上把要凍成冰棍的身子暖暖,期待着晚飯能吃到如何的美味?這時姥姥已經煮好了一鍋骨頭湯底,端上了四方小桌,桌上擺滿了韮菜花、芝麻醬、腐乳,還有各種冷凍的海鮮和肉片。那時還沒有電磁爐,姥姥家的火鍋用的是那種鐵皮盆,下面支的酒精爐。不斷用小火維持着食物的溫度。那是記憶中吃過最美味的火鍋。我一直都不知道原來食物不用燉的,這樣在鍋裏涮一涮就能如此好吃!不過這樣的美味也只有姥爺家遠房親戚冬日能寄來的些許或乾或凍的海物才會吃到。
而今,我仍對小時候在姥爺家吃火鍋那紅火的氣氛有着難以割捨的依戀。也許不在於滋味,也與烹飪無關。那種念想大概是一家子在一起的氛圍和一起熱鬧的吃一頓火鍋。那才是對火鍋最不能忘掉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