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學校園演出國家五章歷史/張錦滿

時間:2017-12-13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小井胡同》演繹小人物在亂世中掙扎求存/資料圖片

  這兩年香港各劇團都說門票難賣,而我於十二月一日在理工大學看劇協聯同理工大學話劇團演出《小井胡同》,觀眾擁擠。我猜想,鍾景輝掛帥、萬梓良出動,而理工大學人脈關係,和該劇被稱為「國寶」,都會是全院滿座理由。

  該晚觀眾非熟面孔,大概不與各劇團常客重疊。看來《小井胡同》這齣戲號召力在香港發揮作用。

  李龍雲創作這齣庶民歷史劇,向被視為《茶館》延續。《茶館》以固定空間講兩代人(一八九八年至抗日戰爭勝利後)故事,展現民生百態;至於《小井胡同》則同樣借小巷裏幾家鄰居不同遭遇,來反映國家從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年(「四人幫」倒台後)社會多番轉變。

  西方戲劇在古希臘時代,已有亞里士多德所創「三一定律」,即一齣戲發生在固定地點,在一天時間,做同一行動。劇本如此結構,情節集中、緊湊,很能牢牢扣住觀眾,效果最好。事實上,在三個小時內,觀眾看到台上同一個場景,從頭到尾見住相同角色,自然會代入,而看着他們隨着世事百年流轉,各自發生滄桑變化,便都會勾起自己似曾知道或熟悉的歷史片段,感情豐富或有過相似經歷者,皆會受感動至落淚。

  舞台劇有時勝過電視劇、電影,會在於「三一定律」這種戲劇模式,因為所發揮出來的感人效果既特殊又微妙。

  反觀中國電影,沒有「三一定律」這種形式,我一時之間也想不出,有那一部作品成功從小市民角度闡述國家百年風雲轉變,或許張藝謀導演的《活着》會屬少有一部。當然,拍攝單獨一個十年(例如「文革」)而成功的悲劇則有幾部。

  美國普立茲獎作家Wilder(懷爾德)所寫的固定場景劇本《Our Town》(小城故事)在一九三八年首演,今天仍受歡迎,甚而近日亦有劇團於香港新光戲院演出其新翻譯版本。在台灣,相同結構模式的佳作有《寶島一村》、《淡水小鎮》兩齣,成功到可巡迴至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地演出百多場,充分說明,近大半世紀小市民生活轉變滄桑小故事,很能打動華人觀眾。台灣「國光」京劇團也有部創作劇《百年戲樓》,藉一家劇院興衰,來細訴國家百年風雲事件,亦成為戲寶。

  《小井胡同》早在一九八五年曾由鍾景輝搬上香港舞台,今回為慶祝香港理工大學成立八十周年,於是聯同來自北京的李銘森(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老師)再導演一次。由於這次有北京老師助陣指導,堅強陣容香港演員(萬梓良、陳淑儀、區嘉雯、覃恩美、李楓等)做北京小巷街坊,就算還未傳神,也不會離譜。

  今次演出,導演鍾景輝招攬多位理工大學老師、校友和現在學生上舞台和當幕後工作人員,旨在培育劇壇生力軍,於是在表現手法上也作出突破,放映舊日新聞錄像,幫助觀眾投入五個階段(一九四九年冬夜、一九五八年夏末秋初、一九六六年夏末秋初、一九七六年秋天、一九八○夏末)歷史氛圍裏。這齣戲分上述五幕,每幕開頭鍾景輝都親自唸旁白,道出當時當地情景,引導觀眾培養適當神緒。

  《小井胡同》很易親近,觀眾多會共鳴,今次在校園內演出,相信所達成效果會符合預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