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策展人葉頌文(中),以及「雲耕一族」成員Carol(左)、Michelle向大家證明「石屎生林」並非無從入手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黃璇報道:談及「城市」,大部分人第一反應是繁榮發達,第二是擁擠。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香港的鄰居城市深圳也從一個「鄉村」發展成了可以與香港媲美的「城市」,兩地現在經濟、房價,以及綠化面積上都已十分相近,兩地的居民在生活空間上的追求亦愈發接近。
今年港深兩地聯手舉辦「2017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下簡稱「建築雙年展」),以「城市執生:留得青山在的傳奇」為主題引發人們思考探索人與空間的關係。本次建築雙年展在香港及深圳合共設有九個展場,通過室內外的展品搭配及多媒體技術的融入,組合成一個跨地區的「城市展覽館」。
空間規劃 考驗智慧
「執生」是一個地道的粵語用詞,意思即隨機應變、靈活變通、靠自我能力滿足生存與發展的需要。選擇「城市執生」在通用粵語的港深兩地更凸顯了是次展覽的地域個性。在城市的開發利用及綠地規劃上,香港是一個優秀的例子。即使地少人多仍是擁有全球最大郊野公園比例的城市,郊野公園讓香港擁有一個健全的生態環境。而在市區即使有極高的居住密度,城市空間的完善規劃及可持續運用體現了香港人「留得青山在」的生活智慧。
在城市發展到一定的程度下,人們似乎忘記了如何運用智慧再去優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香港的八個展場是合理利用閒置或共享的空間和文化場地,通過展品的設立和多媒體互動融入,在觀眾進入以上共享空間的時候激發人們對於空間利用的智慧。展場分別有中西區海港政府大樓橋底、中環中心H6 CONET、中環街市圍街板及通道、中環港鐵中環站J出口「港鐵.藝術」、灣仔香港藝術中心、銅鑼灣希慎廣場跨層自動扶梯空間、銅鑼灣希慎廣場九樓辦公室大堂、北角堡壘街18號的Connecting Space Hong Kong、深圳南頭古城(深圳主展覽場地)。
中環橋底 石屎生林
位於海港政府大樓前面橋底空間,由本港建築師葉頌文策展的「石屎生林@中環橋底」,探討城市與自然共融共生的十個可能性。葉頌文對記者說,該項目還邀請了建築師、城市農夫例如「雲耕一族」,以及學生和市民,共同協作舉行工作坊,通過創意的表達方式栽種植物和蔬菜,教大家如何在稠密的城市中親手打造「大自然」,為自己的生活環境畫上一抹綠色,向大家證明了「石屎生林」並非無從入手。透過參加「石屎生林」種植工作坊,大家不但可以學習都市耕作和設計自己獨有的種植袋,收成工作坊的參加者還可以把種植袋帶回家繼續種植其他蔬菜。
位於中環中心地下的H6 CONET,乃市建局將許多街道重新接合,形成一個四通八達的展館。今次建築雙年展在此以「又密又綠2.0」為主題,探討香港面對土地不足的問題。策展人歐暉稱,「又密又綠2.0」意指對香港密度光譜的重新思考,期望提供一個平台匯聚來自社會的智慧,並激發對覓地建屋議題的討論。由他帶領團隊共同創作的「填.空——香港未來青年住宅探索」項目,展示了二○一五至一七年間三十三名香港大學建築系學生以中環半山、太子及銅鑼灣作為建築實驗場,在少於一千平方米的多塊都市剩餘用地上進行「填.空」任務。「填」的挑戰是如何在極高密度的建築群中注入建築,而「空」則是挑戰如何在狹小的住宅單元中仍能空出一個個與外界緊密聯繫的共享空間。
「2017港深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香港)」由香港建築師學會雙年展基金會主辦,總策展人為陳麗喬。所有展場開放至二○一八年二月十一日。
#麻將成語謎#答案:
1、四面八方;2、三五成群;3、忠忠直直;4、一觸即發;5、接二連三/二不離三/三三兩兩;6、不了了之;7、獨一無二/不二之選;8、一索得男;9、始終如一/一頭一尾/首尾呼應;10、一目十行
圖片:大公報記者湯艾加、黃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