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湖風景旅遊區近年很火,它在湖南郴州資興。資興在先秦時期已開發,過去稱「縣」,現在稱「縣級市」,人口三十八萬左右。景區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建,靠一個東湖一條東江連起了東江漂流、東江大壩、龍景峽谷、兜率溶洞等若干景點,形成了一風景帶。資興基本建設很上檔次,公路環湖伸展,湖上遊船行駛,加上江邊湖畔的農家樂吃住設施配套,觀光甚是方便愜意。
廣州到郴州坐高鐵個把小時,在郴州高鐵站前往小東江,坐小車也是個把小時,交通算是便利。驢友也有自駕遊的,以廣東、港人為多。
最初驢友被網上照片吸引:一條煙霧瀰漫的碧江,一位打漁人獨撐小艇撒網。船頭一盞紅色漁火,漁人身着紅衣,手拋紅網,景象在霧中若隱若現,一時猶如仙境……那兒現在已是攝影創作基地了。
小東江霧是東江湖風景最有特色的一景,其生成源於上游的大壩。
東江湖大壩始建於一九五八年,幾十年間上馬下馬,直到九十年代才告完成。這是中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設的大壩,其規模號稱世界第二。一百五十餘米高的大壩下,水溫只有四到十度左右。五月至十月間,江面溫度已高,江面形成蒸氣,但深層冷水並不上流補充,蒸氣便大量積聚,並在江面長波輻射下變成小液滴成霧。那霧遮天蓋江,隨江風所驅,呈現時疏時密、時濃時淡、流來竄去的畫面。加上兩岸竹木成林,青翠欲滴,看去是幅天然水墨畫。
小艇及漁人,原來只是表演。「漁人」收百元撒出六網供拍照,興之所至,還會多贈一兩網。
入秋之後,空氣冷了,江水也冷了,也就沒有霧了。
接待我們的老胡,原是農民,現在搞起了旅遊,發展出交通、住宿、餐飲一條龍的家庭產業。住宿衛生不盡如人意,但飯菜還可口,只是嫌辣。事前已再三叮囑,菜還是有辣的餘韻。湖南人吃辣難改,我們只能入鄉隨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