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花樣年華》畫面唯美,在康城電影節大放異彩\資料圖片
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經濟騰飛,社會轉型帶來的各種生活方式,豐富了香港電影的題材,遂出現了一批「新浪潮」電影人,代表此風格的電影人有關錦鵬、張婉婷、嚴浩等。八十年代後期新代表作《秋天的童話》,電影人士把此片列為周潤發十大經典作品,是恰當不過的。
《秋天的童話》導演是張婉婷,一九八七年上演,由周潤發、鍾楚紅主演。電影中的男女主角,兩個平凡的人物,一段淡淡的愛情,沒有山盟海誓,沒有澎湃的情感,不是驚天動地偉大的愛,卻令觀眾心如潮湧,眼睛酸澀。一位從事創作的朋友,寫過不少青春夢裏人的纏綿故事,對於電影中的愛情都麻木了,他私下說《秋天的童話》使他潸然下淚。
像「新浪潮」名字一樣,張婉婷、羅卓瑤幾位新晉導演,都是從海外專修電影,再回到香港電視台工作,對電影有一套自己的看法,着力擺脫商業題材,追求深層次的社會內容,突出個人風格。《秋天的童話》反映異國華人生活,周潤發的超卓演技,把劇力的感染力大幅伸張。
周星馳「無厘頭」風格的冒起,是始料不及,早期的《逃學威龍》、《審死官》以捉弄他人為樂,市井說話七不搭八,深受年輕觀眾喜歡,爭相模仿,一時成為最賣座笑片。細心發現,周星馳在銀幕上很少發笑,反是觀眾狂笑。這種表現手法,我一直在想是自創,還是哪裏學來,是查理卓別林吧,但又不盡相同。很不容易想到外國一部喜劇Mr. Bean「戇豆先生」,主演者英國著名喜劇演員雅堅遜(Rowan Atkinson),他的喜劇很特別,自己從不發笑,周星馳的演繹方法與他頗為接近,經過再創作,成為周星馳自己的風格。
一九九○年代開始,香港電影在世界各地的影展異軍突起,並在國際巨星林立,猛片如雲的康城電影節空前地受到關注,王家衛一系列作品如《重慶森林》、《春光乍泄》、《花樣年華》;關錦鵬的《胭脂扣》、《阮玲玉》等備受好評。梁朝偉憑藉《花樣年華》奪得康城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項,載譽而歸,機場擠滿前往歡迎的電影人和觀眾,香港電影再次在國際影壇獲得肯定。《花樣年華》是導演王家衛的代表作,他風格獨特,畫面唯美,情懷浪漫,觀眾讚不絕口,也有不接受的,他的電影引起爭議,令人一看難忘,在康城大放異彩。
《花樣年華》中的梁朝偉,日常西裝筆挺,頭髮整齊光亮,女主角張曼玉穿華麗旗袍,束高髮,戴耳環,張玉曼拍這部戲,用了六十多件旗袍,足見導演王家衛的唯美風格。梁朝偉戲中擅用眼神說話,減少肢體動作,曖昧的感情由眼睛發出,男女感情時隱時現,緊緊捉住觀眾心理,梁朝偉的個性十分適合扮演戲中主角,以他沉實細膩演技,在康城電影節巨星雲集突圍而出。
香港電影從單一演員制走向歌星與明星共演的「雙星制」,從另一方面開香港電影新風。一九七○年代後期開始直至九十年代,一批紅歌星黎明、郭富城、張國榮、梅艷芳、譚詠麟、張學友等陸續加入電影圈,開始拍攝電影。《霸王別姬》是張國榮主演過的經典電影之一,九十年代張國榮接受訪問時曾這樣說,「以霸王別姬為例,我覺得是很自然的,我演這類角色時,很多人是很認同,幾乎沒有人認為我演一個花旦角色是不妥,我認為一個演員除了追求功名之外,還必須令觀眾信服。」
九十年代中後期受盜版全面侵蝕,投資越大,損失越深,投資電影資金日益萎縮,香港電影業逐步走向低谷,自始一直未能復甦,令人不勝惋惜,盼香港電影界努力擺脫這低迷景況,重振香港電影。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