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阿姆斯特丹街頭的越南湯河
在中國一二三線甚至是「十八線」城市,都一定能在各條大街小巷頭看到「三大菜系」的領軍小店:蘭州牛肉拉麵、沙縣小吃和杭州小籠包。他們秉持着「餓的時候這就是美味」且經濟又實惠的樸實品質在餐飲業立足並佔據了不小江山。
而在歐洲各國能做到如此的,就是被許多華人成為「歐版蘭州牛肉麵」的越南牛肉湯河粉。
相比之下,香港的越南牛肉湯河粉更精緻也更好吃。但是身在歐洲,尤其是冬天,只要能遇到一碗熱騰騰的湯麵就已經很令人感動了。如果在一個國家待超過五天的話一定會搜尋當地的越南河粉店。通常這種湯河粉在德國、荷蘭和奧地利約售九歐元左右,要知道瑞士超市裏的港版出前一丁都要四塊瑞士法郎(約合三十二元港幣)!
在香港的越南餐廳,我通常都會點「火車頭湯河」,大碗料足,有生熟牛肉、牛肉丸、牛百葉和扎肉片,非常過癮。之所以叫「火車頭」,是來源於以前趕火車的人們在越南火車站的眾多小吃攤販吃河粉的習慣。但因為歐洲人普遍不吃動物內臟,而且歐洲海關對牛肉丸和扎肉這樣的加工肉製品的進口檢驗檢疫非常嚴格,加上昂貴的運費,所以鮮有店家有售賣「火車頭湯河」,最多就是混合雞肉和牛肉的湯河粉。
但儘管如此,也絲毫不會減低這碗熱湯對一個亞洲胃的安慰。這碗用牛骨與牛肉以及八角、桂皮等多種香料熬煮的熱湯,澆在河粉和新鮮的薄牛肉片上,上桌時再加點魚露、辣椒圈和九層塔,就是對亞洲旅人的胃口與心情最好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