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火鍋在冬季裏將人與人的距離拉近\作者供圖
冬天裏最應景的食物莫過於火鍋了,家裏每年年三十都會吃火鍋,因為是一家人吃團圓飯的日子,也因為火鍋基本上能滿足全家所有人的胃口。
彼時的火鍋,在現在看來很是簡單。羊肉是必不可少的,但也因為價格,多不了多少;然後是各種丸子,總是逃不了魚丸蝦丸的澱粉味道,長大後也才知道,原來能涮的丸子種類繁多得讓人可以挑花眼;土豆,圓白菜是最常見的配菜,偶爾會有木耳一類的食材做搭配,以及細長的粉絲和速食麵。醬料則是麻醬─以往吃麵條時候不捨得吃的東西,吃火鍋的時候我總是一鼓作氣調上一大碗,濃稠香郁,還沒開涮就口水直流了。最重要的鍋底卻是沒什麼看頭。最初的時候,切上蔥段,生薑片,放上幾顆花椒大料調味,不用放香油,因為所有的油都會從羊肉裏得來。還是那張圓桌,五六點的時候,將所有的食材器具依次擺上桌,一家人圍坐好,一頓等了一年的火鍋就這麼開始了。
長大後,求學的日子裏,也沒少在寢室與小姐妹們圍聚着吃火鍋。來北京以後,和愛人一起吃火鍋的次數也是不少─東來順、呷哺、老灶火鍋,或者路邊店裏不知名的小火鍋,每家有每家的味道,但凡有名氣的,都會有自家的招牌特色:東來順的銅鍋,呷哺的醬料……總是我心心念念的內容。
但說到底,最讓我覺得能吃得高興的,還是自己在家準備一頓火鍋。小時候只有一種肉類,現在也會多了豬牛肉,以及各種肉的周邊,比如:牛肚、黃喉、豬大腸。丸子的種類也豐富了:蝦滑、魚滑、瀨尿牛丸、魚豆腐、紫薯丸子……蔬菜自然也一樣。茼蒿、紫菜、苦菊、香菜,還有不同品類的蘑菇。
和愛人一起生活,兩個人吃着火鍋,看一部等了許久的電影,時不時安慰着家裏貪嘴的貓,說着下次要把辣度再調高一些,家的溫暖,就在這冬日的火鍋裏顯現出來了。
火鍋是熟人之間的社交,比觥籌交錯更能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若誰能和你一起吃頓火鍋,這就說明着,兩人之間的關係要親近得很。火鍋是讓人有念想的食物,總是在冬日裏也讓人覺得幸福。想着想着,會懷念起老家的親朋好友,會想念起宿舍的同窗生活,也會感恩着寒冬裏有愛人在旁,還有火鍋的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