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人生需要錘煉\蓤子

時間:2017-12-04 03:15:24來源:大公網

  經過千錘百煉,小小的一塊一両純金可錘成萬分之一毫米厚、面積為16.2平方米的金箔。成為金箔前的金粒可成為一件藝術品,僅供小部分人觀賞;而錘煉成金箔後便會有了保護古蹟及文物的能力,無論從其廣度乃至功能上,有了更深一層的意義。

  每一個人都猶如一顆金粒,經歷過生活的千錘百煉,方能成就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今年的「CASH(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音樂成就大獎」得主葉惠康博士,他致力音樂教育四十多年,為香港培育出不少音樂人才,推動了香港音樂界的發展,也確立了香港在音樂上的世界地位。他年輕時在追求音樂理想的道路上,曾經歷了不少的坎坷與挑戰。

  年輕時父親反對他修讀音樂,期望他可以如兄姐般成為醫生或工程師,就讀大學第一年,他順從家長意願選讀建築,但在學習過程中確認自己的生活離不開音樂,在香港沒有好的音樂大學的情況下,毅然孤身北上燕京大學修讀音樂。在生活條件艱苦的情況下,他依舊沒有放棄音樂,同時鼓勵自己這是生活對自己的考驗與磨煉。這一經歷為他後來到美國成功修得音樂碩士及博士,作出了積澱。

  葉惠康於一九六九年回港組織香港兒童合唱團的同時,還協助成立了浸會學院(今浸會大學)的音樂進修課程,後因成立音樂系要求系主任必須擁有碩士學位,他在四十歲的年紀被派往美國修讀碩士課程,要重拾近二十年未使用過的英語,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前期的磨煉成為他日後邁向成功的基石,他僅用一年時間,出色地完成了整個碩士課程,如他自己所說:「當時閱讀一篇課文,我需要用同學所需時間的三倍,首先把英文的專業術語每個單詞翻譯成中文,繼而看文章用中文理解,然後再將英文原文閱讀。過程很辛苦,但沒有曾經的磨煉,我想我是不可能出色地完成課程。」

  在生活的錘煉中,他以堅韌之心以及自己的拚搏奮鬥,終成一方大家。他的經歷也印證了《孟子.告子下》的名句:「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生不會辜負每一次所經歷的磨煉,在未來的某一天,終會以不同的方式讓經歷者度過一個個難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