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養老院的排櫈上曬太陽閒聊,母親的陪護對我說:「女人一定要補氣血,每早打兩隻蛋,放幾粒紅棗枸杞,燉上一小碗,吃了真的好的,你可以試試。」
她是廣東客家人氏,她說家鄉女人都懂得補氣血。我贊同她的說法,氣血是人體存在的根本,對內臟器官外在形態均影響甚大,特別是女性,生兒育女後身體有損耗,應適當進補,不過,每早兩隻蛋,是不是多了點?
陪護年近五十,面部略顯蒼老,但精神氣很好。她拍拍旁邊一架輪椅的扶手,問我坐在輪椅上的婆婆多大歲數?那婆婆眼定定望向我,只見她臉上手上長滿老斑,嘴唇乾得像兩張麵片,身體瘦小,我便答曰:「九十?」「一百零二。」「啊!要人餵飯嗎?」「不用,除了走路不行,其他樣樣自己做。」
陪護又轉而說起我母親:「看你媽現在的身體,會長壽過她。」母親沒啥反應,她正忙着看熱鬧,因為那天院內正進行火警疏散演練,所有院友都被帶到樓外,一起上消防課,老人們看着工作人員笨拙地抱起滅火筒,對着一桶大火噴白霧,覺得好玩,都挺開心。
陪護又告訴我哪幾位是過百歲者,舉目望去,她們的身體似乎不比那些七、八十歲的男院友差,我不禁問道:「難道她們年輕時都有補氣血?」陪護說:「那肯定是的,氣血不虧才會活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