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將於明晚在台北舉辦頒獎禮,與去年內地、香港電影大獲全勝不同,今年金馬獎的台灣電影與影人的成績突出,將是大獎的最有力競爭者。
最佳劇情片入圍的五部影片是台灣《大佛普拉斯》、《血觀音》、內地《輕鬆+愉快》、《相愛相親》、《嘉年華》,《相親相愛》雖是內地投資,但卻是標準的張艾嘉電影,攝影李屏賓也是台灣影人傑出代表,可謂內地與台灣勢均力敵,港片則缺席。最佳劇情片的入圍名單,正代表了今年金馬的風向。這五部年度華語最佳影片中,被提名單項最多的是《大佛普拉斯》,十項單項獎提名足見該片奪冠的綜合實力。內地入圍片中,我認為《嘉年華》則是不是黑馬的黑馬,因為該片早就入圍威尼斯國際影展,水準公認,獲獎情理之中,但能贏得《大佛普拉斯》則需天時地利人和。由於張艾嘉自身就是金馬獎主席,她出任此職務時就明確了她自己創作的影片也無需避諱評獎,佔盡地利人和,所以《相愛相親》即便不獲最佳影片,也會在原著劇本、導演、男主角、女主角、女配角、原創電影歌曲等重要單項獎上獲勝。加上《血觀音》,所以金馬獎今年真正回歸到台灣電影人自己手中。
除了入圍最佳劇情片的三部外,內地影片《芳華》、《冰之下》、《老獸》、《村戲》、《目擊者》、《繡春刀2》、《刀背藏身》、《大世界》、《大護法》等分別入圍了改編劇本、導演、男主角、動畫長片等重要單項獎,將會與台灣影人瓜分全部獎項。
港片今年產量低、新導演誕生率不如去年,只有與內地合拍的《明月幾時有》、《擺渡人》、《悟空傳》、《喜歡你》、《貪狼》等港片入圍單項獎,但獲獎概率不大,今年算是來打醬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