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洛是英國著名推理作家阿嘉莎‧姬絲蒂筆下的探長,他討厭一切運動,肥胖並禿頂,留着大鬍子,破案往往是在躺椅裏,善意卻敏銳地穿透兇手的內心,揭開一個個真相,將一個個真兇擒拿歸案。
這個經典文學形象,在荷里活新片《東方快車謀殺案》中被打破了。英國莎翁戲劇王子簡尼夫‧班納將此經典搬上銀幕,自導自演,演大探長波洛,當然他的波洛除了誇張的大鬍子外,無一是阿嘉莎筆下的波洛特徵。原著黨的觀眾當然不會買帳,紛紛譴責這位莎翁王子利用導演大權、將波洛「減肥」的自戀行為,並認為此新版改編是失敗的。
《東方快車謀殺案》三次被搬上大銀幕,其中還有日本版的改編電影。在破案情節精彩度上看,這未必是阿嘉莎小說中最好的,但卻是最奇特的一部,因為這是波洛唯一一回放過了兇手,因為兇手是十二人,因為死者死有餘辜,人性的張力顯然是巨大的。阿嘉莎是理性的處女座,她的探案小說充滿了人性的追問。新版《東方快車謀殺案》結尾,班納導演在冰天雪地裏營造了達文西《最後的晚餐》的氛圍,十二位兇手的罪與罰,唯有減了肥的波洛在日光下,沒有陰影。
我認為班納的新版還是成功的,導演利用數碼特效的新技術,建構了冰天雪地的奇幻,以及列車內的奢華,美術整體性很強。當然,作為莎翁戲劇王子,班納又賦予波洛強大的抒情色彩,大段獨白自然與他的外形一樣,再被原著黨觀眾詬病。因為原著中那位臃腫、俏皮又悲憫的波洛,早已深入人心,波洛是萬萬不能減肥的。
不幸的是,班納讓他的波洛在片尾接受了去尼羅河的新任務,新版的《尼羅河上的慘案》已蓄勢待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