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O市場火爆,今年以來集資規模達到約1730億美元(約為13494億港元),已經有超過1450間企業公開上市,有望成為2007年以來最旺的一年。亞太區IPO交易領軍,其中約三分之二的IPO在亞太區,超越美國成為新股上市重地。/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新股上市熱,反映環球經濟特別是亞洲地區廣泛好轉,更多公司透過公開上市籌資用於擴張業務,其中大部分融資是來自新的財富投資者,中國是這輪IPO爆發的主要推動力量。根據數據資訊中心Dealogic資料,全球IPO集資額今年以來已經超過1700億美元,而在去年同期約為1200億美元。
場外融資旺降美企上市意欲
美國市場的IPO活動也增加,包括社交媒體Snap、有線電視公司Altice USA等大型IPO活動。不過,仍然有不少出名的企業持有大量來自私募資金的融資,這些企業不急於公開上市,因而美國的IPO活動低於2014年的好景時期。據Dow Jones VentureSource統計,全球接近170間私人公司的估值達到10億美元或以上,這類公司的數量較2014年同期約75間大幅增加。
Mirabaud Asia交易主管表示,目前中國成為關注焦點,改變IPO市場格局,中國內地和香港IPO市場活躍,整體來說,這些IPO交易規模相對不算大,但數量增加。
深滬IPO宗數創22年新高
根據Dealogic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上海和深圳兩市總計有377家公司完成IPO,至少是1995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海和深圳兩市IPO數量佔全球總量四分之一,而在2014年這個比例為10%。
過去兩年,香港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上市目的地。雖然2017年以來其IPO市場有所降溫,但近來又出現了新的亮點。騰訊(00700)子公司閱文集團(00772)的11億美元IPO發行,吸引超過1000億美元認購,其中很大一部分需求來自散戶投資者。上市首日該股飆升近一倍。
亞太區新股平均價升1.5倍
根據Dealogic顯示,今年截至上周五,亞太地區新上市公司股價較IPO招股價平均升近154%。相比之下,南北美洲市場這個平均升幅為32%,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僅為12%。包括韓國和印度等其他的亞洲國家的一些較有規模IPO活動,推動整體亞太區有接近950間公司上市,創2000年科聯網熱潮來最大數量。相對地,美國新上市的公司則一直未恢復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水平。
亞洲股市也是今年全球表現最好的股市,截至上周五,香港、韓國和印度股市今年起碼升20%。分析師以及投行人士認為,低波動性,與美國和歐洲相比仍合理的估值,提升了亞洲股市的前景,吸引公司在亞洲上市。投資組合經理表示,與前數年相比,現時有更多基金建立專門針對亞太地區的股票投資組合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