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國家航空太空總署(NASA)發表數據,自188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比起工業革命前上升了0.85 ℃。其中,三分之二的升溫發生在1975年以後。換句話說,1880-1975年的95年內,全球平均氣溫只升了0.29 ℃,但1975年至今天70年,卻升了0.56 ℃,升了幾達一倍,以致2000-2010年這十年間,是有記錄的150年以來,最熱的十年。
由此可見,氣候暖化的速度已經愈來愈快,再不控制全球氣溫上升,可能很快就到達「臨界點」。「臨界點」,又稱「失控點」,即是說,某一趨勢已經失控,無法回頭。全球氣溫上升到達「臨界點」的話,便會愈來愈暖,無法回復到前工業化時代的格局。到時,全球會發生一些無可挽救的災難,包括:
永凍土溶解速度加快
不少雨林會乾枯死亡。樹林太乾旱,會引起大火,不單火災更頻密,更多無法撲救的大火,而且動輒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大面積火災。今年10月的加州大火便是例子。大火後,原本藏在雨林和樹林裏的暖化氣體,釋放出來,惡性循環的加速氣候暖化。
海面的大氣壓力下降,海水中的甲烷溶解率隨之下降,釋放出海水裏的甲烷。甲烷是暖化氣體,會加速氣候暖化。
南北極圈內國家如格陵蘭、挪威、芬蘭、瑞典等,其冰原永凍土已經開始溶解,也會釋放出甲烷。目前,永凍土的溶化速度還不算太快,但兩極圈內的冰河,已開始大面積的溶解。溶解時,地表或海水會露出,兩者的反光率都低於冰,反射太陽光的能力,不及冰河冰川,亦會加速氣候暖化。何況,冰河溶解變成水,水會滲透到冰河底部,冰河便浮在一層薄薄的水上,加速移動,通常會移向較暖的地方,即是加速溶解的速度。
氣候暖化亦會導致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增加。水蒸氣本身是暖化氣體,去過蒸氣浴,便知水蒸氣是何等的熱。空氣中水蒸氣愈多,全球氣溫上升得愈快。事實上,近年颱風帶來的暴雨愈來愈猛烈,原因之一便是空氣中多了水蒸氣。大氣層中的水蒸氣增加,還會改變雲層的結構,但影響有多大、如何影響氣候變化,目前科學家還未能確定。
科學家可以確定的,就是以上無可置疑、不容爭辯的事實。
人類過量使用化石能源
要爭辯的只是,這些變化有多少是人為的,是因為人類使用太多化石能源作工業生產、駕駛汽車、開冷氣等行為所引致,還是因為大自然引起的氣候變化。後者是人力無法挽回的,前者則是可以挽回的。
就算是大自然引起的氣候變化,人類也不應加速氣候暖化的速度,否則增加災難發生的可能性。
巴黎協定要達到的主要目標就是:
(1)控制全球氣溫,頂多只比工業革命前高1.5℃以內;
(2)2050-2100年間,將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控制到樹木、土壤以及海洋能夠自然吸收的水平以內。
若果無法達到這兩個指標,恐怕氣候暖化終有一天達「臨界點」,到時真的人力無法挽回了!
撰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