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慎防氣管敏感變哮喘\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時間:2017-11-06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呼吸科醫生廖頌雅指,氣管敏感與感冒的病徵不同\受訪者供圖

  轉季時節,天氣乍暖還涼,是觸發氣管敏感的高峰期。不少人因此出現氣管不適、氣促、持續咳嗽甚至徹夜難眠的困擾。氣管敏感即氣管受到刺激引致發炎及收縮,預防勝於治療,究竟如何避免氣管敏感?

  很多人將氣管敏感和感冒混淆,港安醫院呼吸科醫生廖頌雅指出,氣管敏感的「元兇」是空氣中的致敏原,如空氣污染、花粉、寵物毛髮,家居塵蟎和霉菌等,吸入後會刺激氣管發炎及收縮,病徵包括咳嗽、喉嚨痕癢和流鼻水。雖然不少人在傷風感冒時同樣出現如氣管敏感的症狀,惟兩者沒有必然關係,病徵同樣有明顯分別。

  廖醫生說:「氣管敏感的患者不會出現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只因各種致敏原誘發的持續咳嗽、氣促、少痰甚至沒有痰的『乾咳』,止咳藥對此沒有用處,須盡早求醫。傷風感冒的症狀除了因病毒導致發燒外,病人還會咳嗽帶痰,痰液呈黃色、綠色。至於氣管敏感,有時會伴着傷風感冒出現,原因是受病毒感染後,氣管抵抗力下降,易受外在因素刺激,誘發氣管敏感。」

  她強調氣管敏感是短暫性,跟哮喘有很大分別,後者是出現支氣管收縮,令空氣不能順利進出肺部,嚴重者會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氣管敏感須及早治療,因久而久之,支氣管過敏會不斷惡化,有機會演變為慢性哮喘。哮喘和氣管敏感不同,前者對健康影響很大,因此治本之道,就是避免接觸致敏原,如公仔、花粉、毛氈,床單也應每星期換一次。如要外出,須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並要均衡飲食配合適量運動以增加抵抗力,這樣也有幫助。」

  廖醫生亦指出,氣管敏感和飲食亦有莫大關連。

  她說:「現在沒有一種飲食或一種食物可完全治療氣管敏感,但有研究指出,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對於呼吸性疾病有保護作用,如新鮮食物和水果,包括蔬菜、麵包、穀類、豆類、果仁、種子類、適量的奶製品、魚、家禽以及少量紅肉。這套飲食對於小朋友出現氣喘、過敏和哮喘症狀,有着保護作用。另外,奧米加3脂肪酸有抗炎功效,這類食物包括海藻、種子及堅果類等。而抗氧化劑能夠防止氧化壓力,避免對氣管帶來破壞性影響。抗氧化劑包括維他命C、E,類黃酮和類胡蘿蔔素則含豐富維他命,其他如水果蔬菜等對減低氣喘症狀,有正面影響。另外,含維他命E的食物如小麥胚、杏仁、葵花籽等,都能消除活性氧以及減少氧化壓力。」

  廖醫生還特別提出,維他命D絕對不能忽視,皆因它對肺部健康和免疫系統有重大影響,她說:「食物方面,可從蛋黃、芝士吸收,參與戶外活動多曬太陽,亦有助吸收維他命D。」

  氣管敏感的致敏原與環境、個人抵抗力和飲食有關,如能在這三方面做足工夫,相信氣管敏感便可遠離我們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