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一個文具品牌去年五月進駐本港,逾一年時間已遍地開花,在港九新界各商場增了十來間分店。我家小朋友非常喜愛該店文具,每周末一定光顧一至兩次,上完舞蹈課溜冰課,或九龍灣或九龍塘,自然而然便是去該店買文具。
該品牌的設計五彩繽紛,顏色鮮艷已然加添生氣,產品新奇趣則更是吸引孩子們的好奇心。少女店員身背小書包,頭戴髮環,化着美麗妝容,走來走去照顧孩子們,好像幼兒園阿姨。
所賣商品不僅有書桌用品、書包背包、手表時鐘,還有一些玩具及小首飾,以迎合各年齡段顧客需要。盒裝熒光筆,好似香水瓶版樣,一支支異色口紅竟是擦膠?大大小小的筆記本,或披絨滾邊,或戴花鑲珠,或通體軟「魚鱗」─撫上去是白或銀色,撫下來是藍或綠色,手感柔順舒服,我家老三常站在那裏推上推下不肯走。充滿「玩味」的文具,符合小朋友的心理特性,也更容易掏空家長的荷包。我常質疑,小朋友買的到底是文具還是玩具?
老大說她的同學為這家店設計了一款書包,被製成商品展賣,我們看到了,漂亮輕便,色澤雅致,很欣賞這孩子的創意,也有心了解該店是怎樣處理專利事宜的。
該品牌自稱每年推出超過八百款新產品,以保持顧客新鮮感,這真不是個小數字!溯流追源,該品牌竟是澳洲一家著名時裝及服裝零售公司的成員。在商品互通互補共營市場的今天,賣文具賣玩具還是賣裝飾品,界線早已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