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金元圖書/陳煒舜

時間:2017-11-01 03:16:08來源:大公網

  金人割據中原,為時不久,且刻書之業,北方本不興盛,故金人所刻書籍,流傳於後世的並不多見。金人統一北方後,曾於海陵王天德二年(一一五○),設官局於山西平陽,雕印經籍。

  據《金史》記載,經史二十九種,以及《老子》、《荀子》、《揚子》,「皆自國子監印之,授諸學校」。其實這些書都是用金人劫取了北宋國子監書版而印行的,並非金人所刻。真正刻於金刻的,只有《東坡奏議》及《山林長語》等數種而已。

  現存金刻本大都為坊賈所刊,且多刻於平水。平水在今山西新絳縣境,地頗偏僻,兵事難以波及,故有坊刻行世。平水又稱平陽,盛產白麻紙,所以金刻本都用白麻紙。金版的刀法迥異中原,尤其從起刀收刀之法便可以看出來,金版的直筆起刀是從左橫彎切直,這種刀法是中原所無的。值得一提的是,近體詩韻實即金代王文郁或劉淵所刊《禮部韻略》。據說劉淵原籍平水,故至今稱為「平水韻」。實際上,王、劉生平尚待詳考,所謂平水,當是此書刊印之處。

  元代混一南北,在圖書出版方面沿着南宋的風氣而更推進了一步。和宋代一樣,元代雕印的書籍可以分為官刻本、家刻本及坊刻本三大類:

  一、官刻本——官刻本以興文署的刻本為最有名,據《元史.百官志》,其中刊刻最早而最好的是胡三省註《資治通鑑》,此外又有藝文監,掌儒書之蒙文翻譯及儒書之校勘,但所刻書流傳很少。其他中央官署如國子監、太醫院等也有刻書的。元代地方官署刻書亦極興盛。《元史.仁宗紀》載,中央有請江西行省將唐代陸淳著《春秋傳例》、《辨疑》、《微旨》三書鋟梓流傳者。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