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亞馬遜在上周首次披露了實體店的業績,銷售額主要來自有機食品超市Whole Foods。要了解亞馬遜下一步對Whole Foods的經營策略,或可以參考該公司目前對實體書店Amazon Books的不設價錢牌零售方式。
亞馬遜大約兩年前在西雅圖開了第一家書店,然後便根據這家書店的經驗向外推廣其最新定價方法。在其紐約和芝加哥等地區的書店,亞馬遜的書籍並無標價,而只是由店員協助客戶透過手機掃描產品來了解價錢。亞馬遜Prime付費會員可享折扣優惠,另外,店內亦設有專供客戶查詢價格的地方。
無價錢牌對於亞馬遜來說的好處是,可以在實體店內引入網上的動態定價機制,價格可隨着交易的情況而變動。亞馬遜目前正鼓吹一種名為展銷廳銷售方法,消費者在店內只可看到貨品,但不能購買,要到網上才可以訂購,目的是希望消費者在店內參考更多該貨品的評價、購買電子書或是購買一些日後才送貨的貨品。
消費者在手機上瀏覽貨品的內容,更有助亞馬遜了解客戶的瀏覽習慣,為日後採購貨品時提供有用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