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山西,必到恆山、五台山、古城平遙、平陽、太原等處;往觀賞壺口瀑布、永樂宮壁畫和各古寺彩塑。最吸引我的,是大同武州山南麓的雲岡石窟,東西綿延一公里多。山勢逶迤,如一抹青雲,故名。千多個大大小小洞窟,經百年以上雕鑿,刻了五萬一千多尊石像。這藝術大寶庫,自北魏(鮮卑族人)遷都平城(即今大同),崇佛建寺,就不斷雕石像;第二十窟的釋迦坐像,高達十三米多。每次流連忘返,看之不盡。
廿多年前,赫然見一半截(上身)北魏石刻像(見附圖)於紐約拍賣。一眼看去,已認出應是大同雲岡石窟中石像,蓋風格、造型、紋飾與雕法等,完全一樣。所用直平階梯的刀法及線刻,柔中帶剛,饒富質感。造型並非菩薩或佛像,而是伎樂舞者,與雲岡第五十窟「幢倒樂神」石浮雕手法異曲仝工,生動活潑。附圖石雕舞人雖然被盜竊者攔腰斬開,但臉部表情仍像「拈花微笑」,體態手勢皆甚優美,和藹可親,好比期盼太平盛世蒞臨。
據知,一九六一年,雲岡石窟早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年來,不但好幾次大規模加固,對抗風化與空氣污染種種問題,治理後大大改善,而且加強保安和防盜。清末至抗日戰爭一段期間,有些石像遭砍頭或腰斬,偷運出海外販賣。情況一如河南龍門石窟,珍貴的一些《禮佛圖》大型石浮雕,先後於一九三三年、三四年及四三年,為可恥的盜竊者挖牆鑿壁盜走;後來,竟在紐約和肯薩斯藝術館出現。說來使人心酸,扼腕憤慨;但願有一天能物歸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