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疏樹寒山淡遠姿/李英豪

時間:2017-10-24 03:16:08來源:大公網

  「我有閒居似輞川,殘書幾卷了餘年;王維當日詩中意,盡在前山竹樹邊。」這是清初「四高僧畫家」之一釋弘仁所作《偈外詩》。弘仁是安徽歙縣人,原名江韜;明亡後,至武夷山,削髮為僧,皈依古航禪師,號無智,字漸江;畢生酷愛山水詩畫,與大自然為伍,其傳世真跡不多。因八大山人和石濤(清湘)名氣響,使魚目混珠之徒多仿作,以假當真;反而仿弘仁者較少,而能仿其清靈之氣與頓悟的境界者更全無。像附圖,為弘仁仿「柯閣學法」繪的水墨山水,寫渚邊竹旁小亭,疏林遠岫,一派天真簡淡的大自然氣息;取景清新,用筆秀挺,概括凝練,全根源造化,以真實之景,反映內心之境。其轉折脈絡,乃筆筆從毫尖掃出,用中鋒如屈鐵之力,抑揚頓挫,而活用書法入畫,有若「釵腳漏痕」。弘仁能渴濕並用,宿墨濃墨渾合,可說於「瘦」處顯潤腴;有些線條似細弱,靜觀始覺蒼勁,可見其高古穎脫。這正是弘仁山水畫的本質和特色。

  鑒賞家周亮工謂弘仁「足當雲林」。事實上,弘仁習畫,初學宋人,後師倪雲林(倪瓚);故附圖作品,多少有雲林太湖平遠山水遺意。弘仁偈外詩也直言:「疏樹寒山淡遠姿,明知自不合時宜,迂翁(指雲林)筆墨予家寶,歲歲焚香供作師。」弘仁卻能融會貫通,借古開今,獨闢蹊徑,師法天地自然。他最精彩的,還是繪黃山真景名勝五十幅,深得黃山之質,乃因「日日對林壑」,啜苔濡毫,恣意盤礴,自創一格。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