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共享經濟影響力遍及各個領域,科技衍生共享經濟,也成就了網約叫車和共享住宿行業,Uber和Airbnb是最出名例子,從而顛覆運輸和居住生態。自此,各種各樣共享經濟模式都有,什麼都可以共享,最受年輕族歡迎。不過,傳統的士業和酒店業界人士看法卻有別。
科技進入日常起居與工作,帶來自動化和智能機械人,這僅是科技新時代開始而已,於是開始有經濟學家和評論家擔心科技霸權操控全球,打擊全球就業市場。
事實上,全球五大科技巨無霸都是來自美國硅谷: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和Facebook,部分創辦人包括微軟的蓋茨、亞馬遜的貝索斯、Facebook的朱克伯格,更是全球富豪中的富豪。
經濟學者最擔心是科技徹底改變勞動市場面貌,眾多行業和職位被自動化取代,引發社會不穩定。舉個例說,美國房屋價格近年飆升,仇視硅谷情緒日益增強;硅谷的科技富豪愈來愈多,導致加州三藩市灣區房價和租金猛漲,低收入居民被迫搬到偏遠地方,引發民怨。
科技龍頭公司Facebook為紓解這個問題,決定興建房屋給員工和有需要的人居住,租金當然較市值優惠。
其他硅谷科技巨頭如微軟創辦人蓋茨提議,透過徵收機械人稅,為受影響的失業工人提供再培訓,還有教育開支補貼,藉以希望降低仇視科技業的情緒。由此看來,科技長遠發展應有益人類,惟舊經濟與新經濟仍需要時間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