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明清代繪畫卷揭載:乾隆大閱圖軸,清代,絹本設色,縱322.5厘米,橫232厘米\作者供圖
無論在歷史、建築和宮藏上,北京紫禁城均是世界文明的瑰寶,並在一九八七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明初成祖皇帝敕令改造北京及興建皇宮。宮殿於明永樂十八年(一四二○)建成,命名紫禁城,成祖遂遷都北京。一六四四年滿清入關,明朝覆亡,清室仍以紫禁城為皇都。明清兩代紫禁城是中國皇朝權力中心,直至辛亥革命(一九一一)推翻清朝而宣告中國皇權終結為止。一九二四年末代皇帝溥儀被逐,一九二五年紫禁城部分宮殿改建為故宮博物院,並成為世界級的博物館和歷史遺產。
作為宮廷所在,明清皇室承傳了前朝遺珍文物,也致力蒐藏奇珍異寶,博古求真。這些歷代文化藝術瑰寶,成為皇宮珍藏,也成為故宮博物院名聞遐邇的藏品。故宮博物院現藏有超逾一百八十萬件歷代文物,包括古代書畫、陶瓷、青銅器、織繡、傢具、珍寶、工藝、雕刻、宗教文物、文獻圖書以至近代藝術品等。這些文物大都流傳有緒、真確珍貴,更是一級國寶,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能提升各地人民對中國偉大文化傳統的認識。
故宮珍藏常在院內及海內外博物館展出,也曾出版專著圖冊,而最具規模一次是與商務印書館(香港)合作,以十四年時間編纂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共六十卷,涵蓋各類文物瑰寶。然而除在外國展出時曾出版外文圖錄外,故宮文物多以中文介紹,對於外國學人及非華裔人士來說,他們難有機會解讀了解故宮藏寶,未免是一種遺憾。因此故宮與商務再接再厲,於今年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十卷(英文版),涵蓋唐至清代繪畫、歷代書法、青銅器、單色釉陶瓷及彩瓷、珍寶、玉器、織繡、傢具,並附專文及解說,邀請香港著名專家學者及翻譯學人譯為英文,以饗讀者,成為另一輯故宮文物大着,提升故宮珍藏的學術及國際品位。本人有幸參與其事,翻譯了彩瓷、珍寶等卷,深有所感,可與讀者作一分享。
一位翻譯者不只是將一種語言譯成另一語言,同時也是一位研究員。另一方面,一位專家難以對各種文物均有鑽研,他必須要深有研究,充分掌握翻譯題目的內涵含義,才能準確無誤、傳情達意。因此翻譯《精品集》,第一步是要搜尋有關工具書,然而有關中國文物的字典、工具書有如鳳毛麟角、或是年代久遠,未經更新,謬誤不少。在此情況下只得搜集散見各處的文物圖錄以作參考,彌補缺陷。
此外是對專有詞彙的了解。中國文字常帶多層含義,須要作出正確闡述。例如「青」是描寫蔚藍色「青天」、宋至清代不同青綠色階和表現的「青釉」陶瓷(celadon)、元至清代藍白紋飾的「青花」瓷(underglaze blue/blue and white) 等。又如在單色釉瓷各種顏色也有不同變調,如「霽紅」(sky-red),「祭紅」(sacrificial-red),「豇豆紅」(cowpea-red),「珊瑚紅」(coral-red),「胭脂紅」(rouge-red)等是以相類物象的色彩來加以描述;甚至是有特殊含義,如「郎紅」(langyao-red)是以清康熙朝督窰大臣郎廷極創製,呈色如寶石紅的名稱而命名為「郎」(郎廷極) 紅等。又如闡述府衙,如「內務府」是負責帝王家居生活的官署,不能照字面譯成 Department of Internal Affairs,而是要準確解釋其職責任務而譯為 Department of Imperial Household才不會混淆。再者,在中國文物翻譯常遇到一些抽象和形而上之的詞彙,如談論文人畫中的「氣韻生動」、「虛實相生」等描述意境的詞彙,要從外國人的文化角度,予以適切、深入淺出、具體的翻譯,才能令他們易於明白,不致一頭霧水。
中西文化差異也是要考慮的因素。一些名詞是指某一類中國獨有的造型或品類,例如東漢、南北朝流行,結合獅、虎造型和加上雙翼的「辟邪」神獸,常見於玉器、鎮墓獸的雕刻;其原型來自中亞異獸造型,英文是chimera,但與中國有別,翻譯時便不應直接引用chimera一詞,還應加上「前綴詞」:拼音的「bixie」(辟邪),以顯示其中國獨特性。又有一些在西方沿用已久的術語,如描述五彩瓷的 「famille-verte」(family of green,以綠彩繪畫為主的瓷器),描述粉彩瓷的「famille-rose」(family of rose colors,外國傳入的粉彩/洋彩/琺瑯彩) 等,經過多年中國專家的研究,改為加上「前綴詞」:拼音的wucai(five colors) enamels,fencai(soft colors)enamels和yangcai(foreign colors)enamels以正確描述色彩物料的特性,在學術研究上更為恰當。當然在文物翻譯上尚有很多問題要注意,如所引用古書典籍的文言文詞句語彙,必須深入正確解讀,轉成白話文,再譯成英文,才能令外國讀者明白。
中文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及英文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十卷的刊行,共揭載了故宮珍藏約一萬五千件歷代文物精品,在推廣中國文化藝術方面起着重大意義。故宮博物院在二○二五年便屆百周年紀念,衷心希望故宮能與商務印書館再度合作,出版中英文並茂的大全集,以誌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