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新加坡是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資料圖片
唐朝花間派詞人韋莊寫過一首流傳甚廣的詞《菩薩蠻》,裏面有句是: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意思是說:人們都說江南很好,遊玩的人只想在江南終老。當我來到獅城新加坡,在領略了這座「花園城市」的美貌和人性化後,我情不自禁想把這句詞篡改成:我們都說獅城好,遊人只合獅城老。
新加坡是座「花園城市」,沒錯,在我眼裏,它就是個翻大版的植物園。從樟宜國際機場一出來,高大碧綠的熱帶喬木馬上躍入眼簾,路邊燦爛怒放的胡姬花,花團錦簇、艷麗活潑。從機場駛往酒店的一路上,我深深地被路旁一棵棵茂密蒼鬱的大樹所震撼。那種樹樹冠巨大,枝葉繁密,彷彿撐起一把雲霧飄渺的綠色巨傘托住了天空,據說,這種樹遍布新加坡,它在夜晚或陰濕的天氣,葉子會如含羞草一樣閉合。天放晴了,包裹在葉子裏的露水、雨水會紛紛落下來,如雨飄灑,因而它有個動聽的名字叫做雨樹,非常壯觀。新加坡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氣溫炎熱,但無處不在的雨樹彷彿天然的綠色屏障罩住了陽光,走在樹蔭下,會覺得涼快很多。而由於雨水多,新加坡的空氣純淨度高,這樣的環境無疑是極有利於老年人生活的。
新加坡給我的第二印象是市政建設非常好,政府為居民蓋建的住宅樓造型漂亮並且幢幢嶄新。當導遊介紹,我們眼裏嶄新的住宅樓其實使用年齡已經超過四十年,我們實在太驚訝了!原來,新加坡每五年政府會免費撥款重新粉刷住宅樓的內外牆面。而住宅樓底層並不住人,全部空着,據說是因為新加坡氣候潮濕,政府從人性出發認為民眾住在底層不利於身心健康,所以將住宅樓的底層空出來,放些石桌或石椅,成了居民們散步、聚會和交流的好場所。新加坡人性化政策還體現在,政府鼓勵子女住得離父母近一些,如果子女選擇在父母居住的住宅區內購買住房,將有權優先挑選樓層、戶型等,價格上也有一定幅度的優惠。這樣,可以方便父母探望小輩,也方便小輩照顧父母。另外,新加坡還有一種房型叫「家庭組房」,類似於把兩套房打通,中間用客廳作連接,老人和小輩住在一起,既保留各自的空間,又能互相見面。對比我國,有多少老年父母為照顧孫輩無奈成為老年分居一族,或者幾世同堂擠在一起,難免發生隔代齟齬,實在讓人不得不羨慕新加坡的老人們。
記得林俊傑曾在「非常新加坡」廣告片裏介紹過新加坡的美食,是,新加坡還是座美食城,既有環境雅致的高級酒店,亦有經濟實惠的小飯館遍布各住宅社區附近。因此,新加坡居民一般不需在家開伙,可以到社區附近的小館子吃飯,吃完了散步回家,省卻了買菜洗菜燒菜的煩瑣事情。子女去探望老人,會習慣帶老人出去吃飯,而不是去老人家蹭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