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有俗話嘲笑嫁不出去的「剩女」為「去年聖誕節剩下的水果糕」(fruitcake)。這可不是用鬆軟的低筋麵粉烤製,上覆奶油,夾雜新鮮水果,入口即化的生日蛋糕,而是加入切碎的蜜餞、果乾、堅果,甚至浸泡烈酒後炮製出的款式。結構緊密,口感硬實,可能還有令人不快的氣味,難怪有人不喜歡。
不過,正是水果糕特殊的成分和結構才讓它有可能歷時百年而不朽。最近,科學家在南極阿代爾角(Cape Adare)發掘英國皇家海軍史葛船長(Robert Falcon Scott)探險隊的遺跡時,意外發現了他在一九一○年領導探險任務時從英國帶到南極的水果糕。裝糕的鍍錫雜鐵罐已有朽壞的痕跡,裏頭的糕點卻安然無恙。發現者甚至說,除了散發變質牛油的淡淡「哈喇」味,水果糕「看上去還能吃」。
當然,同其他一千五百件等待修復的出土器物一樣,水果糕要作為古董保存,不會真有人去嘗試。但即便是現在,去極寒之地科考者還對水果糕情有獨鍾。氣候惡劣,工作辛苦,他們每天要消耗至少五千大卡的熱量。如果要在冰雪上拖車搬物,那每天就需要六千五百大卡的熱量了。水果糕熱量高,體積小,就成了必備糧草。
史葛船長在回程中不幸餓死,沒能吃上水果糕。這和當代視減肥為終身事業的心態真有天淵之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