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八非精英體育項目獲1.3億撥款

時間:2017-10-12 03:15:5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謝進亨、梁潤森、何嘉軒報道:為協助本地運動員在二○二二年亞運會取得佳績,政府將撥款一億三千萬元,為八項非精英體育項目的隊際球類運動,展開為期五年的發展計劃,目標是協助隊際項目提升成績,增加日後晉身精英項目的機會。據悉,受惠的項目包括手球、籃球、排球、水球、曲棍球、棒球、冰球及壘球,其體育總會每月可獲二十至五十萬元金額資助,而每名合資格的港隊運動員,每月則有四千元資助金。立法會議員(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馬逢國表示,他支持政府撥款開展五年發展計劃,推動隊際球類運動的發展。然而,他認為有關數額偏少,有增加的需要,同時也希望計劃能涵蓋本地不同的球類項目,讓他們均有機會發揮。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系主任鍾伯光認為,雖然資助金額不大,但認為計劃是「好嘅起步」。

  馬逢國認為政府先放棄灣仔運動場作興建會展新場地的決定屬明智,並在有完整的替代方案後才再作考慮。

  香港足總副主席貝鈞奇說,團隊球類活動在國際賽事中難以取得佳績,故此政府對團隊球類活動的資助很容易被忽視,若要提升水準,政府撥款支持絕對是好事,他表示過去便有曾經是精英項目的足球在體育學院改制後被剔出而令成績一落千丈。政府擱置灣仔運動場作興建會展新場地的決定,貝鈞奇認為是好事,因為很多總會都會利用這個運動場,目前香港在跳高、跳遠及短跑等項目都有佳績,留下訓練基地對他們是好事。

  香港手球代表隊成員葉冠雄表示,撥款反映政府重視手球,亦認同手球運動具發展潛力,期望資源投放會令手球在港普及化,培養出更多年輕球員。香港手球運動員陳家謙和葉冠雄均表示,球員以往面對最大的挑戰是訓練場地,手球是室內運動,但港隊球員多在室外練習,有時受天氣影響,而且港隊缺乏恆常訓練場地,甚至有男子隊與女子隊、青年隊「爭場」的情況發生,因此或多或少影響球員表現,他們期望政府投放資源後情況將得以改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