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為知專時裝及形象設計學系學生受香港藝術節特約的時裝騷 HKDI供圖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她認為,透過財政支援,促進創意產業,特別是設計業的進一步發展,建議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十億港元。香港知專設計學院(HKDI)時裝及形象設計學系系主任林綺妮歡迎政府願意投放更多資源鼓勵創意產業發展,這有利於整個設計業的發展。
大公報記者 劉毅、吳珊珊、謝敏嫻
林鄭月娥提及在創意產業涵蓋的八個界別中,設計業的增長相當突出。在二○○五至一五年間,增加價值增幅達百分之三百一十四,即平均每年升幅達百分之十五。她建議向創意智優計劃注資十億港元,以加強對設計及創意產業發展的支持,特別是培育年輕一代的人才,以及提升社會整體對創意思維及設計能力的認知。
鞏固設計之都地位
香港設計中心自二○○一年成立以來,獲政府合共撥款三億港元支援其運作,以培育設計人才,提升和推廣香港設計業的形象,包括舉辦現已享負盛名的設計營商周。近年,香港設計中心亦舉辦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為本地設計界培育新血。隨着設計愈來愈受重視,有更多空間可透過香港設計中心向不同的年齡層推廣設計思維。因此,政府計劃向香港設計中心增撥資源,以推行多項措施,鞏固香港作為亞洲設計之都的地位。
林鄭月娥還表示將加強設計及創意的訓練,並運用至其他專業和企業的營運和管理上,讓其成為在職後的行政教育和「學後」培訓。她又言,香港和深圳除了在創科的合作外,兩地設計業的合作亦極具潛力。個多月前在深圳前海展開的深港設計創意產業園,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同時,借助「粵港澳大灣區」,促進與周邊及其他海內外設計城市的聯繫,推廣香港作為創意樞紐的地位,並開拓新市場。
此外,政府亦會積極探索如何讓年輕設計師充分利用深水埗區傳統的服裝布藝基地,創造新的協同效應,幫助香港的時裝設計發展更上一層樓。
林綺妮表示,非常歡迎政府願意投放更多資源鼓勵創意產業發展,設計學系學生在這樣的大環境支持下,前途更加清晰。政府重視保育及發展深水埗傳統的服裝布藝基地,這是一個很好的infrastructure support(基建),因為深水埗集中提供來自各地物美價廉的設計材料,從布匹到配飾、配件,這對設計系學生或剛畢業成立品牌、經營工作室的設計師來說,都大有裨益。
設計業在未來會與更多周邊城市合作,林綺妮認為這是「雙贏」,為兩地的設計從業者提供一個互相開拓視野和新市場的機會。她解釋道,如果香港新晉設計師能打入龐大的內地市場,對其事業發展甚有幫助。至於本港設計的優勢,她認為香港是一個多元化設計都市,既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同時汲取西方的先進經驗,達到中西合璧。
倡導跨學科合作
本地設計師靳埭強表示,今次施政報告回應了本港設計界期待解決的問題,譬如由政府帶頭改變採購辦法,不單以價低者得為考慮,藉此鼓勵本地科技創新,以及可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積極推動創意產業進一步提升,以上政策都可切實促進本地設計業發展。他亦指出,以往培養本地設計人才的責任主要聚焦於專業設計院校及設計課程,從而忽視對創意思維的培養。而今次施政報告針對創意的教育課程亦不只局限於培訓藝術家、設計師或建築師,而是要讓設計思維方式成為一種解難能力以及一種推進增值和倡導跨學科合作的新思維,此舉有利於設計領域人才的進一步拓展。
對於政府注資十億港元以支持設計業及創意產業發展,香港著名時裝設計師鄧達智(William)認為錢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要用得其所,「十億不算少錢,但想知道會怎運用?運作的思維是否現代化?如果計劃的取向不update就會徒勞無功。」William以時裝界為例,以前政府資助香港時裝設計師去巴黎、紐約做騷,這做法在當時是對的,但如今時裝界已進入網絡世界,加上做貨及開舖都不容易,平面媒體慢慢消失,雜誌銷路又一直下跌,所以過去的推廣做法已不恰當,現在的最好方法是建立自己的平台,大家一定要梳理到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