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小同世界\素儀

時間:2017-10-10 03:16:03來源:大公網

  最近有許多小學、中學和大學同學會的聚會,頗為溫暖我心。回想數十年前同學們在唱過畢業歌後,就各奔前程,在職場努力,尋找另一半,建立家庭,累積財富,教育下一代。匆匆忙忙地過了幾十年。

  忽然之間,舊同學中陸陸續續就聽到誰已退休,誰又快退休了,大家會問,下一個是誰?退休人士在群體裏多了,就會有人出來組織活動,建立聯繫,行山、吃飯敘舊、閒時在社交媒體寒暄一下。我也是被舊同學在社交媒體「撈」回來的。要不是有臉書,在餘生,我絕不可能在街上和這十幾二十位前小學同學重遇。

  我個人很喜歡代表小學同學的簡稱「小同」,相對於孔子在《禮運大同篇》所描述的老有所終、幼有所長,夜不閉戶的大同世界,小同世界十分溫馨,大家的背景、家底、性格,在小學時代都或多或少地與同伴分享過。

  各小同飯局上相聚,話題天南地北什麼都有,養生是熱門題目,因為大家都接近退休年齡,一圍枱各自報告長期在吃什麼藥,怎樣避免血壓高、糖尿病和膽固醇過高,就已經大半個小時。還有就是旅行,去哪兒遊玩平靚正、應買什麼手信回來,小同都有好多心得。小同生過什麼大病,找哪位醫生診治,甚至全港九的街市行情、購物秘笈等,永沒有死氣(dead air)。就是回憶一下某小學老師的小動作,誰人曾闖禍被老師罰,什麼男同學曾經追求過哪一位女同學,都可以笑得肚痛。

  一個人和另一個人建立關係,無非是尋求另一人給予的關愛、陪伴、認同或是利益。小學時代的友誼,都天真純潔,不會有什麼謀算,大家坦誠相處,就只是關愛、陪伴、認同這幾樣。見到小同,想到許多兒時往事,心頭一暖,眼眶不覺泛紅,嘴角微翹。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