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任何一位女性分開十年八載,一旦再見面,紅顏易老這詞便浮現腦海。年輕的,動人氣質消褪不少,再不必嫉妒她曾經的美貌;上五十歲的,有些人更年期症狀明顯,潮紅淌汗,氣急焦躁;七、八十歲的,白髮稀疏,皮膚鬆弛,這還好說,穿戴雅致些仍可遮掩一、二,最不堪的是五官走樣,眼泡魚目,臉歪鼻斜,唇糙齒搖……
前不久看到一篇關於梁實秋遺孀韓菁清的文章,說她的家世才藝非同一般,文中有一張她五十九歲時與梁實秋的合影,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形象甚佳。據說她是整過幾次容的,雖然六十三歲時突然中風去世,但仍是終生保持住了美艷。
今年暑天,老友們外遊,她們不時傳來旅途照,旖旎風光,目酣神醉,自不在話下;論精神狀態也沒得說,花甲古稀女性,穿紅披綠,嬉笑顏開,誇她們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也非過譽之詞,她們自是受聽,連連稱謝。不過,說句實話,看她們如同見到自己,恨不得藏起來不再見人。
每在某街市買菜,停車場的電梯總是被老婦們佔領,有的拄枴杖,有的坐輪椅,有的買一點菜也推架車,跟着電梯上下擠迫,影響了真正有需要人士,看着她們的「忙碌」,真不明白為何?把自己弄好看些,找個清靜地方多休息不好麼?
我近年的相貌也大走下坡,某日想到門牙外哨的恐懼,說打算箍牙,先生立即瞪眼:「什麼年紀,還箍牙?」兒子也幫腔:「媽咪你算了吧!」看來,只有等看五官變形那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