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Ketherine(後)指青少年作息應定時\受訪者供圖
港人生活緊張,有些人甚至影響了情緒。本來這是在職成人的普遍現象,如今卻已擴散到青少年甚至小孩身上,學業逼人,父母期望,這些都是他們的壓力來源。
減壓除了做運動之外,也有聲稱以靜心產生正能量的機構「靜心。正念。協會」。該協會主要服務十至十五歲的青少年。Ketherine Cheung是該協會的靜心及五感記憶導師,她說:「協會宗旨是讓大家關注情緒健康,以及宣揚正能量。現時學業壓力一日比一日大,學生情緒不好,甚至有輕生行為,他們是非常痛苦,所以,關注青少年的情緒健康很重要。能量治療師能平衡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學習靜心,當再遇上生命中的困難時,便知道如何處理。」
Ketherine指,若學生的情緒不穩,會影響他們的發展和成長。
她說:「我舉個例子,一位女士有四名子女,她第一次來時,帶了兩位小孩。她希望透過靜心這種親子活動,讓小孩學習解決問題和提升專注力。她曾說若四個小孩都做錯事,便會叫他們靜心留意自己剛做過的事情,學習以及明白事情的對錯。靜心即是要做到心平氣和。大腦情緒,從科學的方法掃描,會看到大腦物質區域的分布,沒有靜心的部分,情緒管理較為遜色。大腦分泌的某些物質能讓人進入休息狀態,激發腦部治療功能,人的細胞就可以獲得滋潤。即使只是閉目養神,根據科學研究,同樣可以提升大腦的治療功能,並給大腦休息。如今已有不少著名教授就此進行測試。」
談到青少年的情緒壓力問題,Ketherine認為首要的是作息定時。她說:「解決情緒壓力最好的途徑是養生。養生要有生活規律、作息定時、適當運動,這些皆可令身心得到高度平衡。知否很多人是身體速度比心念速度快,生命高速運轉如何得以安靜,是故兩者必須平衡,始能達到養心和養生。靜心除了可以養生外,於日常生活裏學懂靜心,對生活亦大有幫助。如青少年面對學業困境,靜心下來就不會輕易放棄生命,成年人碰上問題也會易於解決。靜心還會讓人了解到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大家不須同人比較,自己也能得到快樂,這才是最珍貴的禮物。」
Ketherine也是五感記憶導師。她解釋稱,五感是眼、耳、鼻、舌、身的感官,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每一感官皆有獨立的記憶系統,現今社會教育偏重理性的邏輯鍛煉,感官培訓卻被冷落。五感提升,正正可讓學習能力升級,專注力、記憶力倍增。當理性和感性並行運作時,大家就會明白什麼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