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貧富分化中的日本\一度

時間:2017-10-07 03:15:54來源:大公網

  二○一六年的網絡熱詞之一是「格差社會」,然而這個詞似乎並非從二○一六年才出現,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感覺卻越來越真實了。

  十年前在日本的時候,這裏的華人之間經常開玩笑,說日本早已實現共產主義,工薪階層收入的差別不大,實行永久僱傭制度,有着龐大的中產階級,特別是職場中每個人自尊心很強,生怕無活可幹。

  近十年來,看到的聽到的卻完全變了,我曾經的一位日本同事告訴我小時候他家中沒錢買菜,曾經跑到公園裏挖裝飾用的甘藍回家炒菜吃,我吃驚地瞪着他,「日本小學不是吃飯免費的嗎?」「周六周日和節假日就沒有辦法了。」他苦笑。

  最近公司的投資人卻展出了幾千萬買的摩托,似乎是要向員工展示一下自己的品位,我不禁開始懷疑起自己對於日本的平均主義的印象了。

  最新日本數據統計表明,日本的收入中位數從十年前的五百萬左右逐年下降,去年是在四百二十萬日圓左右,安倍鼓勵女性工作,乍一聽起來似乎是女權主義抬頭,而實際情況卻是,女性的工作多為低收入臨時工作,有些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女性參加工作的背景是家庭暴力、離婚、單親家庭的增加,出於無奈。另一方面,這種非正式僱傭的比例逐年增加,無論男女,畢業後找不到正式工作,靠着打工得過且過的人數在增加,大量體力勞動的結果是沒有時間進行自我充電,永遠在社會低層徘徊,沒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就沒有結婚的資格,從而整個社會的少子化情況也在持續惡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