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秋蟲蟋蟀\鄭學富

時間:2017-10-07 03:15:41來源:大公網

  「唧唧吱、唧唧吱……」每年金秋時節,在石縫中,牆角裏就傳來蛐蛐的叫聲。蛐蛐,學名蟋蟀,字促織,是一種古老的蟲子,通常在野外二十度時鳴叫得最為歡快。此蟲有兩大功能,一是鳴叫,二是鬥勇。古人竟總結出蟋蟀五德:「鳴不失時,信也;遇敵即鬥,勇也;重傷不降,忠也;敗則哀鳴,知恥也;寒則進屋,識時務也。」

  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道:「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入秋後,天氣漸涼,蟋蟀就開始大喊大叫,有人說這是在提醒婆娘們該準備過冬的棉衣,所以俗話說「促織鳴、懶婦驚」。《詩經.國風》有一首《蟋蟀》詩寫道:「蟋蟀在堂,歲聿其莫。……蟋蟀在堂,歲聿其逝。……蟋蟀在堂,役車其休。」表達了作者珍惜時光,不應虛度的感情。《幽風.七月》說:「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唐代詩人張隨的《蟋蟀鳴西堂賦》淒婉纏綿:「若夫八月在宇,三秋及門,清韻晝動,哀聲夜繁,潘生感而增思,宋玉傷而斷魂。」李子卿的《聽秋蟲賦》悲秋之情油然而生:「逆旅愁聽,鳴蛩似壁;欲解寒衣。」杜甫的《促織》詩更是感人至深:「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宋代王安石《促織》詩表達了對貧家的同情:「金屏翠幔與秋宜,得此年年醉不知。只向貧家促機杼,幾家能有一絇絲?」明代王醇的《促織》詩描繪了小兒夜捉蟋蟀的稚態:「風露漸淒緊,家家促織聲。牆根童夜伏,草際火低明。」

  鬥蟋蟀是中國民間風俗,有蟋蟀「勇戰三秋」之說。兩隻雄蟲相遇,必先高聲鳴叫,互相挑戰,然後廝打對咬,翻滾騰挪,戰鬥一番,就像現在的拳擊一樣,勝者高豎雙翅,傲然長鳴,洋洋得意,敗者則黯然無色,悄悄而退。養鬥蟋蟀應興於唐,發展於宋,繁盛於明清。《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宮中秋興,妃妾輩皆以小金籠貯蟋蟀,置於枕畔,夜聽其聲,庶民主家亦效之。」在唐朝,無論是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閒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飼養的蟋蟀,聚到一起一爭高下。那時在城鎮集市,多有鬥蟋蟀的賭場。可見鬥蟋蟀蔚然成風。

  南宋末年的宰相賈似道,常與群妾伏地爭鬥蟋蟀,還總結養、鬥蟋蟀的經驗,寫成《促織經》一書,被稱為「蟋蟀宰相」。明宣宗朱瞻基是個有作為的皇帝,但是他酷愛鬥蟋蟀,被稱為「蟋蟀皇帝」。當時有歌謠說:「促織瞿瞿叫,宣宗皇帝要。」據《明朝小史》記載,他常向江南索取上品蟋蟀,動輒每隻數十金。楓橋一個糧長用一匹駿馬換了一隻優良蟋蟀,準備獻給明宣宗,回家後,小心翼翼的把「寶貝」放在罐子裏。其妻好奇,打開蓋子一睹蟋蟀尊容。不料這隻神奇的蟋蟀從罐中一躍而出,竟被院子裏的雞給啄死了。其妻恐懼,上吊身亡。糧長回來發現愛妻自盡,悲傷不已,更害怕因蟋蟀之死而受到上司懲處,於是也隨妻而去。

  清代傑出文學家蒲松齡的代表作《聊齋志異》裏,有一短篇寓言故事《促織》講述了明宣德年間,皇宮裏熱衷鬥蟋蟀,而各級官吏向民間攤派蟋蟀而演化出傳奇故事。成名因其小兒變成一隻兇猛的蟋蟀,進獻皇宮,鬥敗全國貢獻來的蝴蝶、螳螂、油利撻、青絲額及各種稀有的蟋蟀。皇帝龍顏大悅,巡撫、縣官無不得賞。成名也因此而發跡,不僅中了秀才,而且擁有良田一百多頃和很多的高樓大廈,還有成百上千的牛羊,每次出門,身穿輕裘,騎上高頭駿馬,比官宦人家還闊氣。據報道,山東省寧陽縣泗店鎮已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蟋蟀交易市場,全國有近二十萬蟋蟀愛好者齊聚於此,蟋蟀交易額突破億元,全鎮戶均可增收萬餘元。蟋蟀竟能造福人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