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廿年一戲與展望\潘明珠

時間:2017-10-06 03:15:52來源:大公網

  今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剛巧也是7A班劇團成立二十年。這個於九七年成立的劇團,藝術總監一休是個有理想和有創意的戲劇人。所謂十年磨一劍,在香港這商業社會,經營藝術劇團很困難,能夠存活廿載實屬不易,像7A班這樣的劇團,能一直堅持用優質文本,以簡約寫意的演繹手法,廿年來努力呈獻演出數十齣戲味動人的戲劇,更是難得。

  劇團為紀念二十周年里程,出版《廿年一戲》一休劇本選,舉行了連串沙龍活動,探討未來劇場發展的多種可能及機遇,其中一場沙龍討論「香港回歸20年來的創作土壤」,回顧過去經歷,展望未來,很有意思。一休從編劇角度,講創作時偏向寫只有少數角色的戲,如《上─輩子的情人》只有一對父女,因考慮製作經費問題,恐「一闊三大」呢。展望將來他希望香港創作人的好戲,能多次載譽重演,像百老匯的「大騷」,香港的好戲劇作品可成為香港的長壽劇品牌,吸引外地觀眾都來香港看。

  此次沙龍請來一休的恩師陳敢權、香港藝術學院張秉權院長、劇評人陳國慧及鄭傳軍導演,各講者就教師、人才培育、評論及戲劇執導者的角度分享,甚為全面地分析了有關戲劇創作環境及未來機遇等話題。張秉權說,自己年輕時想生活在大時代,心想大時代可孕育好作品,其實每個年代都可以出好的編劇,現今機會多了,年輕編劇要有心、有視野,還要去追溯民族歷史與文化血緣,像西方編劇必看莎士比亞,我們的年輕作者不是也應閱讀湯顯祖、唐滌生嗎?陳敢權以教編劇的老師身份,細說當年設立編劇系點點滴滴,他說編劇不只是學技巧,還要有文學學養,畢業後要磨煉,靠自己栽培,要有熱情去寫,寫出的劇本要有厚度感,能引發觀眾去思考,才堪稱好劇本。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