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在小說《生活在別處》中說:對革命者,詩人和年輕人來說,生活永遠在別處。美國研究者卻發現,身處社交媒體時代,每個人的生活似乎都在別處。
羨慕「好友」去加勒比、百慕大度假?居住在山清水秀,如詩如畫的桃源仙境?「盤靚條順」,永葆青春?那些傳說中「別人的配偶,別人的愛人,別人的老師,別人的孩子」就更令人羨慕妒忌恨了。美國社會科學家最近證實,臉書(Facebook)之類的社交媒體上照片無數,惹人遐思,也極大刺激了受眾的競爭心理。讓他們艷羨他人的人生,對自己的現狀不滿。
其實,絕大部分人都不會在社交媒體上自曝其短。他們不會展示家對面是個濃煙滾滾的工廠;他們經常和愛人吵架,舉家不寧;或孕吐嚴重,死去活來。社交媒體上的圖片營造了虛幻的靚麗美滿,騙別人,也騙自己。旁人艷羨之餘,極力迎頭趕上,也上傳自己幸福生活的證據。然而,因為忙着拍照記錄,我們注意力渙散。心不在焉,忽略了即時體驗,忽視了家人、朋友,無法全身心地活在當下。
網絡本虛幻。受幻象蒙蔽,錯過了真實人生,或缺乏改變生活的勇氣,一味用謊言彌補,兩者都是大悲哀。生命只有一次,錯過無法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