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說金縷玉衣/白頭翁

時間:2017-09-29 03:15:58來源:大公網

  中國的盜墓賊厲害,堪稱世界第一。兩漢時期的金縷玉衣沒能保留下一件,二千多年數百座漢墓被盜,留下的都是「殘枝破葉」,以至於中國在滿城漢墓被無意中發現以前沒人見過完整的金縷玉衣。據專家推測,許多盜墓賊作賊心虛,把墓盜空後,還要放一把火,因為兩漢時王侯將相的陵墓都是黃腸題湊,因此陵墓中的大火往往要燒數十天不滅。後世再發掘開,除了灰燼幾乎一無所有。其中金縷玉衣的下場最慘,往往被抽掉金絲要末故意拋棄,要末被燒得面目全非。再有一種盜墓賊,賊膽包天,盜開漢家皇陵大墓以後,公開將屍體拖出墓外,剝掉屍身上穿戴的金縷玉衣和掛戴的玉器揚長而去。金絲作金子賣,玉片作碎玉片賣,除了現場的幾個「劊子手」,誰還知道什麼金縷玉衣?有的乾脆是官方盜墓,乾淨徹底。

  三國時期的曹操,公開發兵去發掘漢時皇陵,據史載他盜掘的西漢梁孝王的墓「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而且還成立盜挖古墓的機構,封有專職軍官號稱「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大張旗鼓,明目張膽,曹操親臨現場,親自指揮。據專家考證,曹操發掘梁孝王的陵墓,收取黃金四十萬斤,珠寶無數,竟然夠他三十萬青州兵軍餉三年。按梁孝王劉武的身份和他生前的地位,劉武墓陵的規模遠遠超過一般帝王陵,他的墓室總容積達到一千三百六十七立方米,在陵墓中甚至有冰箱即儲冰室;有衛生間內置廁所和浴室,這些都是中山靖王劉勝可望而不可及的。可以斷言,劉武下葬必穿戴金縷玉衣,且其金縷玉衣的豪華程度和製作工藝都要遠在劉勝之上。十分可惜,這一切都讓曹操破壞了,那套金縷玉衣蕩然無存,劉武的下場極悲慘,被從金縷玉衣中拖出,裸屍而置,被剝的「一窮二白」、「一絲不掛」。

  還有比劉武更慘的。那就是漢武帝劉徹,前後兩漢四百多年執政時間最長,最有作為,也最繁榮強盛的時期就是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死後,他的茂陵比劉邦的長陵還大。秦始皇的秦陵動用七十多萬犯人,修建了三十七年;漢武帝的茂陵動用全國的人力物力,按漢武帝時期的人口計算給他修陵人數遠遠超過七十萬人,可能達到百萬修陵大軍。且整整修了五十三年。其隨葬物品不可勝數,幾乎把整個帝國都帶入地下,有專家斷言,茂陵陪葬珍寶之多應遠在秦陵之上,可以說窮世上之寶。據《漢書.貢禹傳》記載:「武帝棄天下,霍光專事。妄多藏金財物,獸錢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為百九十物,盡瘞藏之。」

  茂陵在歷史上沒能熬過西漢時期,西漢末年,赤眉軍興起,攻入長安,歷史記載,這些農民起義軍幾乎無惡不作,「赤眉貪財物,復出大掠,……發掘諸陵,取其寶貨,遂污辱呂后屍。凡賊所發,有玉匣殮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穢。」(《後漢書.劉盆子傳》)這是史書上記載的關於金縷玉衣的真實情況,即引文中所言「玉匣殮者率皆如生,凡穿戴上金縷玉衣的屍體皆如生」,屍體保存都極好,才使赤眉軍進行屍姦「多行淫穢」。

  呂后的屍體在二百年後仍然能讓赤眉軍生淫意姦其屍,也可見金縷玉衣確實厲害,對屍體的保護作用可見一斑。

  再看茂陵中的漢武帝,《西京雜記》中有記載,說茂陵葬禮格外隆重講究,是兩漢中最高級別的葬禮,漢高祖也不在話下,採用的是五棺二槨,黃腸題湊,其黃腸題湊的規模一眼難盡。《西京雜記》中還第一次特別仔細地描述了金縷玉衣。「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梓宮內,武帝口含蟬玉,身着金縷玉匣。「匣上皆鏤為蛟龍彎鳳魚麟之像,世謂為蛟龍玉匣。」

  到目前為止,中國發現的所有的金縷玉衣,包括殘片,絕沒有一件一片能比上茂陵劉徹戴過的那套。匣上皆鏤為「蛟龍彎鳳魚麟之像」。此為國寶當之無愧,我們只能想像這種被稱之「蛟龍玉匣」的金縷玉衣。

  金縷玉衣之所以沒能像其他一些隨葬的國寶保存下來,究其原因是因為歷朝歷代的盜墓賊盜墓的目的直白明確,掠寶奪金,他們見到金縷玉衣後,最直接的動機就是拆下金絲化為金條,而玉片在當時並無「市場」,數千片玉片從盜墓洞中帶出是個難題,帶出後如何出手又是問題,出手後換不來大價錢依然是問題,因此盜墓賊選擇的辦法是棄之或毀之,消毀罪證。

  (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