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人類每日必須要攝取的成分,但若把吃鹽僅僅當成生存需要,可就錯過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吃鹽是一種哲學,禪意深時已不是被人忽略的配角,透過結晶、礦物質、提純方式的不同而分辨出另外一片天地,才是奧秘所在。普通餐桌上常用岩鹽,在烹飪的過程當中調味,而海鹽則是技高一籌的「魔術師」。它不耐高溫,時常在美味佳餚的最後一步畫龍點睛。這類鹽從海水表面開始結晶,在尚未下沉時就被採收起來,質地越好色澤越白淨,造價也越高。像傳說中「鹽的勞斯萊斯」指的就是從法國西北部鹽場裏製造出來的蓋朗德鹽,也是俗稱「鹽之花」裏最名貴的一類。
天然的礦物質讓它能夠完整襯托出食物多元化的口感,無論配在鵝肝、海魚、牛排上,還是蘆筍、番茄等新鮮蔬菜,都能夠完美提味。筆者尤其偏愛搭配牛排這類紅肉,剛煎好的牛排透出一股股油脂香,此時撒上現磨的海鹽,就彷彿在海天之間連出一座橋,肉的焦香和層次一下子被鹽的輕盈和緩帶出,不會太鹹。明明沒有搶戲,卻已四兩撥千斤地完成了昇華。
近些年,鹽更被廣泛應用到甜點裏驚艷世人。有「甜品界畢加索」之稱的Pierre Hermé就曾用鹽之花系列名聲大噪,就連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店舖,也會耍耍心機,例如在冰淇淋上放一點點鹽,創造出讓人欲罷不能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