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影視界歡宴迎國慶

時間:2017-09-21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開幕合照,(左起)張康達、洪祖星、黃百鳴、朱挺、梁愛詩、楊健、張丕民、馬逢國、吳思遠、劉偉強、陳榮美、陳一奇     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大公報訊】記者湯艾加報道:由香港影視界慶祝國慶六十八周年籌委會主辦的國慶晚宴於昨晚在港島金鐘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宴會開始前,主持人介紹了內地影視界近年的發展狀況,多個優質影視基地的建成,為內地與香港同行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時,內地近年在影視界方面的投入與支持,也為優秀影視作品的創作與出品提供了發展機會。

  國家扶持香港電影發展

  出席當晚活動的主禮嘉賓有中聯辦副主任楊健、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長張丕民、香港電影發展局主席馬逢國、中聯辦宣傳文體部副部長朱挺、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永遠名譽會長吳思遠、香港電影導演會會長劉偉強、香港電影製作發行協會理事長黃百鳴、香港戲院商會會長陳榮美、香港影業協會理事長洪祖星、香港影視界慶祝國慶籌備委員會秘書長陳一奇以及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理事長張康達。

  籌委會代表吳思遠致辭時表示,新中國成立六十八年來,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終於重新崛起在國際舞台上。剛在漢堡舉行的G20會議和在廈門舉行的金磚五國第九次會議,都彰顯了泱泱大國的風範。中國在提升綜合國力的同時,亦致力加強國際間的合作,電影工業方面,金磚五國走出第一步,既聯合舉辦電影展,亦首次聯合拍攝電影《時間都去哪兒》,對增進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民族認識、經濟合作都起到積極作用。香港電影是華語電影的先驅者,「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港產片多年來風靡全球,成為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希望在新的歷史時期,國家有更多扶持香港電影的政策,讓香港電影人有更多更好的發揮機會,為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貢獻力量。

  電影人同努力互補優勢

  籌委會秘書長陳一奇亦在致辭時說,電影藝術作為文化交流的最佳媒介,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體現,已經率先走出一步。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國際都市,香港影人素以頭腦靈活、具商業觸覺着稱,面對新的形勢,希望香港電影人一起努力,共同建立更廣泛的夥伴關係,互補優勢,聯手營造有利的發展環境,為打造中華大電影而努力。

  此外,出席當晚宴會的其他嘉賓還有影視界名人杜琪峯、周焯華、施南生、吳鎮宇、黃栢高、吳卓羲、劉浩龍、陳友、周驄、羅蘭、梁舜燕、余慕蓮、樂易玲連同應屆港姐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