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縮表」明揭盅 新興債市料無虞

時間:2017-09-20 03:16:05來源:大公網

  圖:經濟學家估計,聯儲局最初縮表規模每月將不會超過一百億美元;圖為聯儲局主席\耶倫資料圖片

  美國聯儲局預期將會是全球首個開始收緊量寬貨幣政策的主要央行,本周議息結果將於香港時間周四凌晨揭盅,全球焦點集中在局方縮減其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的進程。然而,現時海外買家仍然持有大量來自歐洲、中東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本幣債券,以追求較高回報;當聯儲局啟動縮表時,這些債市容易受到外來衝擊,隨時爆發大幅拋售和撤資危機。不過,也有好友認為,新興市場受惠於經濟增長和低通脹環境,展望仍然向好。\大公報記者 鄭芸央

  發達市場貨幣表現穩定、收益率和波動性較低;換言之,回報亦相對偏低,因而推動資金於今年來持續流入發展中國家。惟聯儲局本周議息會議決定可能標誌量寬時代步向終結,新興市場的情況再次備受關注。事實上,海外投資者為求高回報,大量資金已經湧入新興市場,海外投資者目前持有歐洲、中東和非洲發展中國家(EMEA)的本幣債券,佔比約27.8%,其中以南非、捷克及俄羅斯的數量最多。

  海外投資者持EMEA債28%

  誠然,海外投資者押注EMEA地區政府債券確實帶來高回報,今年來以美元計算升15%,跑贏所有新興市場平均9.2%的回報。可是,大家不會忘記2013年5月至9月的「退市恐慌」震盪,時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宣布減慢買債步伐,新興市場經歷了一場嚴重衝擊。

  德意志銀行倫敦策略師說,美國利率趨勢向上,投資者的海外投資需要有選擇性,部分國家看起來已非常「擠擁」,特別是南非、秘魯、哥倫比亞、俄羅斯和埃及,當地債市更易受到外來衝擊影響。在美國利率重新定價情況下,可預見會有明顯拋售行動。該銀行分析顯示,海外投資者在包括亞洲及拉丁美洲等所有發展中國家的本幣政府債券持有率,今年七月份達到22.4%,與過去四年以來的22.8%平均水平相若。

  美年底加息機會49.6%

  不過,瑞士私人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策略師則認為,目前外國人的持貨反映發展中國家經濟基本面改善,財務政策狀況正在回穩。事實上,看法較為樂觀的人認為,若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加快,資金依然會繼續流入;與此同時,市場質疑聯儲局年底前未必會再加息,這個想法支持資金繼續流入發展中國家。法巴研究員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強勁增長,低通脹環境有利於新興市場。

  聯儲局在2014年9月發布的「政策正常化原則與計劃」已經透露收緊貨幣政策方向,未來將透過縮表與加息互相配合,實現貨幣市場正常化。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研究分析預計,聯儲局本周料會宣布定量收緊(QT),並重申今年會再加息一次。利率期貨顯示,美國今年十二月加息機會為49.6%。

  首年料縮2.34萬億變相加息0.35厘

  究竟聯儲局縮表的威力會有多大?經濟學家估計,局方最初縮表規模每月不會超過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然後在一年內每季調高上限,直到每月縮表500億美元,按這個進程,首年縮減接近3000億美元(約2.34萬億港元),第二年達到接近5000億美元。摩根士丹利報告預測,首四季預料總共縮減買債規模3000億美元,這相當於加息0.35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預期,倘若聯儲局今年底開始縮表,到2018年及2019年資產負債表將會分別減少3180億美元及4090億美元,相當於未來兩年額外加息22個點子。美國堪薩斯聯儲銀行則認為,如果在2019年底前縮減6750億美元,相等於加息25個點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