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以色列「國父」本─古里安/高秋福

時間:2017-09-18 03:15:52來源:大公網

  圖:以色列「國父」本─古里安     作者供圖

  在以色列,有一個人備受尊崇。國家最大的國際機場、濱海城市特拉維夫的一條大道、南部城市貝爾謝巴的一所大學,全國各地的一些中小學校、文化機構、紀念館舍和公共設施,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提起他,許多元老級的政壇人士尊稱為「導師」,一般國民則崇奉為「建國之父」。

  他就是戴維.本─古里安,創建現代猶太國家的領導人。

  矢志重建猶太國

  猶太人的先祖亞伯拉罕早在西元前一七○○多年就率眾來到地中海東岸的南段定居。西元前一○二○年,掃羅作為猶太人的第一位國王在這裏建立君主制國家。後來,內部紛爭與外族入侵不斷發生,猶太國日漸衰微。西元前六三年,羅馬軍隊洶湧而來,攻陷猶太國首都耶路撒冷。猶太人多次奮起反抗,但均告失敗。從西元二世紀初開始,一批批猶太人背井離鄉,流散到世界各地。古猶太國的歷史遂宣告終結。直到十九世紀末,猶太復國主義思潮在歐洲湧起,定居在俄羅斯和東歐的一些猶太人回歸祖居地,醞釀重建猶太民族國家。從此,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民族國家艱難重建的過程中,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復國論者,為首的就是本─古里安。

  為了解本─古里安,我首先走進特拉維夫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紀念館原本是館主一九三一年之後的私宅。一座兩層的白色小樓看上去極為普通,但其中展出的大量圖片、資料和實物,卻生動地展示了本─古里安成長與奮鬥的艱辛歷程。

  本─古里安於一八八六年十月出生在波蘭小城普翁斯克的一個猶太富商之家,從小就跟着爺爺學習大多已被遺忘的民族語言希伯來語,聽爸爸講述猶太民族大流散的悲慘歷史,從而萌生了在《聖經》所稱的那片「應許之地」重建猶太國家的想法。一九○六年九月,剛過二十歲,他就與幾個志同道合的猶太青年,經過長途跋涉來到當時被稱為巴勒斯坦的祖居之地,將重建猶太國家的夢想開始付諸實際行動。

  當時的巴勒斯坦處在奧斯曼帝國統治下,居住的主要是阿拉伯人,移居而來的猶太人只有五萬多名。本─古里安一邊當農工,一邊學習,一邊思考如何把那些猶太移民組織起來。起初,他想借助奧斯曼帝國當局。豈料,帝國當局卻視他為「不安分的猶太青年」,於一九一五年五月將他驅逐出境。一九一七年十一月,英國佔領巴勒斯坦,宣布支持猶太人建立「民族家園」。他隨即又把希望寄託到英國當局身上。他從美國回到巴勒斯坦,先後組建猶太工人總聯合會、創建巴勒斯坦工人黨、出任猶太社團代表機構猶太代辦處主任,一步步擔當起領導猶太國重建的大任。  

  一九三九年五月,受權對巴勒斯坦實行委任統治的英國發表《白皮書》,改變支持猶太人建國的想法,限制他們向巴勒斯坦移民。本─古里安對英國「耍弄兩面手法」極為不滿。他抓住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機,聯絡巴勒斯坦的各個猶太人政治派別,一方面不顧英國的限制,幫助大量猶太難民從歐洲移居巴勒斯坦,一方面以反對德國法西斯的名義,組建猶太武裝,採購武器裝備,準備必要時同英國委任當局武裝對抗。他把這一切稱之為「在大國爭鬥的夾縫中尋求猶太民族復興之路」。

  移民建國的方略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聯合國就巴勒斯坦問題通過決議,提出在翌年五月英國委任統治結束後,在這塊阿拉伯人和猶太人混居的土地上建立兩個民族國家。這一「分治決議」遭到阿拉伯人的堅決反對,而本─古里安卻認為,這是猶太人實現復國夢的千載難逢之機。於是,在英國委任統治行將結束的半年時間裏,他一方面繼續擴充猶太人的武裝力量,準備應對阿拉伯人可能發動的軍事進攻,一方面下大力氣協調猶太人內部各派勢力的爭鬥。很快,他領導的巴勒斯坦工黨聯合其他幾個小黨派佔據上風,決定英國委任統治一結束就宣布建立猶太人的以色列國。許多建國大計就是在他居住的這座小樓裏決定的,建國宣言也是在這裏起草的。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英國委任統治一結束,本─古里安就召集各個猶太人黨派和組織的代表開會,鄭重宣告以色列國建立。命運多舛的猶太民族,在民族家園喪失一千八百多年之後又重建,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本─古里安為之奮鬥近半個世紀,功不可沒,隨即被推舉為政府總理兼國防部長。

  本─古里安頭腦清醒,知道新建立的以色列所面臨的最迫切任務是保衛其生存。果然,就在以色列宣布建國的次日,埃及、敘利亞、約旦等五個阿拉伯國家就從南、北、中三個方向聯合發起軍事進攻。面對數量和裝備佔優勢的敵人,他採取了政治上分化和軍事上對抗的兩手策略。他知道,幾個阿拉伯國家各有所圖,於是就採用離間手法,有的打,有的拉。同時,他將各個猶太組織和政黨統轄的游擊隊、地下武裝等迅速統一起來,組建成正規的以色列國防軍,採取避強就弱、各個擊破的戰術對阿拉伯國家進行反擊。經過一年多的鬥爭,以色列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迫使阿拉伯國家一一媾和。這樣,以色列不但保住了「分治決議」劃定的土地,還從阿拉伯方面奪得六千七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阿拉伯國家的重重包圍中站穩了腳跟。

  為了以色列的長治久安,本─古里安提出一系列建國固本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歡迎猶太人移民。他認為,只有土地不足以立國,還必須有人。無論打仗還是建設,都必須有人,只有擁有一定數量的猶太人,新建立的猶太國家才能延續下去。因此,他首先發起希伯來語所說的「阿里亞」運動,即把世界各地的大批猶太人移居到以色列來。當時,以色列的猶太人只有六十五萬,而未能建立自己國家的阿拉伯人卻有一百五十三萬。因此,他提出,以色列每年至少要接受十萬猶太移民,爭取四年內使這個新生國家的人口翻一番。對此,無論執政黨內還是內閣中,都存在強烈的反對或質疑的聲音。他們主要擔心,移民從哪裏來,來後如何安置。本─古里安以其特有的堅毅精神,力排眾議,斷然決定,首先從周邊阿拉伯國家和鄰近東歐國家移民。到一九五一年底,四年中移民六十八萬,實現了預想的移民目標。而為安置這些移民,他更是費盡心思,先從美國的猶太人中籌措十億美元捐助,又迫使聯邦德國對在二戰期間殘害猶太人進行賠償,獲得近十億美元。他利用這兩筆款項,一邊對新移民進行生活安置,一邊對他們進行職業培訓,使他們盡快投入工農業生產和社會文化建設。以後的事實證明,他的移民決策對以色列的存在和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

(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