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敲擊樂盛會 打開眼耳界/周凡夫

時間:2017-09-14 03:15:57來源:大公網

  圖:第九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開幕音樂會後各地演出嘉賓大合照 /TIPC提供

  第九屆台灣國際打擊樂節(Taiwan International Percussion Convention,簡稱TIPC),是台灣朱宗慶打擊樂團隊承辦的國際活動,每三年舉行一次,今屆有來自歐、美、亞三大洲十二個國家和地區的十一個團隊、四十一位打擊樂手,在為期八天的節期中,在台北以及另外六個縣市共安排了十套節目,合共演出了十八場。筆者專程赴台過了八個晚上,連同打擊樂大賽,合共聽了十一場演出,就如今年TIPC的口號「非比尋常」一樣,十套節目都很有特點,是一次「非比尋常」的打擊樂世界展示,讓人打開眼耳界。

  各場音樂會都有編號,編號第十場的音樂會名為「得獎的是……」,那是配合今屆打擊樂節同期舉辦的首屆台灣國際打擊樂大賽的優勝者音樂會。在經過為期五天的比賽後,結果台灣新一代打擊樂手在兩項比賽中,都包攬了冠軍,木琴獨奏組的季軍,亦是台灣的選手,四重奏的第三名,四位成員中亦有一位台灣樂手。

  香港樂手參賽交流

  首次舉辦的台灣國際打擊樂大賽,請來世界各國的擊樂大師擔任評審,木琴組進入初賽共四十八名,MIHK@4GH-香港製造@四擊頭,和澳門喝彩敲擊樂團都能進入四重奏組最後八強,前者是香港敲擊樂組織四擊頭的第二代,成立已有六、七年,原有成員七、八人,為參加這次四重奏比賽,其中四位成員:李芷欣、鄭美君、關凱儀和胡天納特別組成四重奏組合,這個「新組合」,花了超過半年時間來準備,四位成員三位在香港演藝學院畢業,一位在浸會大學,這次比賽最後雖然沒有取得獎項,但成員之一的李芷欣表示收穫很大。

  她表示這次能進入八強,可以飛到台灣參賽,演奏Dave Hall/C. Alan的樂曲《Escape Velocity》,同時還要準備進入決賽的指定新曲,洪千惠的《四元數》,這是一首超多樂器的作品,但只指定樂器類型,要自由發揮,要演奏者運用想像力和創意,演奏過程要即興走位,運用肢體動作。但由收到樂譜到比賽,只有一個半月,時間很緊迫,一度想過放棄,後來雖然沒有獲獎,但在過程中,大家的合拍性進步很多,加上為參加比賽排練了八、九首樂曲,所以這個四重奏組合會繼續下去,日後在香港演出。

  李芷欣更表示,這次除比賽外,還聽了打擊樂節十場中的八場演出,印象都很深刻,確是獲益良多。她表示其中三場記憶猶深,特別是超神級匈牙利阿瑪丁達(Amadinda Percussion Group,簡稱APG)的演出,這組合是大家念書時崇拜的偶像,如今四位成員年紀雖然老了,但仍保持高度合作性,力度與年輕時無差異,下半場演奏七十多分鐘的《四的四次方》更是令人佩服。另外一場是「石琴與木琴的對話」,演出開始時播放了選擇石頭製作石琴的經過,演奏時配合肢體動作和多媒體,加上各人擊打方法,及音色變化確是厲害。此外,開幕節目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演出亦精彩難忘。特別是《鑼之樂》滿台各種各樣的鑼,視覺已很吸引,演奏更是極為震撼,至於上半場「極光」的演奏更是讓人感動。

  李芷欣所說這幾場音樂會,筆者確有同感。開幕音樂會是打擊樂節編號第一場的音樂會,以「聲.音」為名,作為「主人」的朱宗慶打擊樂團擔綱,上半場特別表演的「極光打擊樂團」,是由集結各類殘障人士組成的樂團,當晚在朱團二團團長何鴻棋指揮下演奏了野本洋介的《米粒星》、C. Gardel的《女人香》,和以中西混合的樂器手法寫成的《台灣民族鄉土組曲》,都能奏出很好的風味,確是令人印象難忘。

  「朱團」敲擊「火花四濺」

  當晚「朱團」開場演奏台灣林金丞馬林巴木琴協奏曲《巴黎聖母院》,吳思珊用六支琴槌繪出大幅度變化的音響畫面;台灣洪千惠原創的《Percussion》,奏出強勁且富有戲劇性的音樂;日本櫻井弘二的《熱帶氣旋》,則是將現代科技加進音樂中的跨界作品,結合觸發感應裝置,讓整首作品產生與眾不同的聲響與獨特的音場效應,部分樂器加裝了拾音器,觸動拾音器便融入許多特殊聲響。最後一曲《鑼之樂》運用了超過五十面以上各式大小種類不同的鑼,展示出鑼的各種風格與樣貌,奏來確是「火花四濺」,很有震撼力,確是「朱團」鎮團之樂。

  匈牙利阿瑪丁達(APG)是現今世界四大打擊樂團之一,在打擊樂節中的音樂會編號第八場,以「打擊樂的哲學」為名。演出時四位成員默契之高,已達心領神會境界,所奏一套節目加上半場休息,超過兩個半小時,是整個打擊樂節最長的一套節目,演奏了三位現代作曲名家為APG裁身創作的名曲,還有三首充滿趣味的「小品」,在此只談三首名家樂曲。

  第一首是匈牙利G.Ligeti的名作《管.鼓.小提琴》,以匈牙利詩人Weores同名詩作為靈感,七首匈牙利歌曲由次女高音反覆唱誦,搭配四位打擊樂家的多樣樂器,雖簡單但各具獨特趣味。緊接着美國S.Reich的《鍵盤四重奏》,為兩台顫音鐵琴與兩台馬林巴木琴而作的低音作品,三個樂章連續演奏時產生明確對照效果,旋律與拱托和聲色彩的融合效果都不錯。

  破紀錄的是一九九一年美國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四的四次方》,是和他於一九五二年所寫的《4分33秒》相呼應的作品。該曲長達七十二分鐘,較《機械.鼓》篇幅更為龐大,樂曲的構思充滿哲理性,音樂會以「打擊樂的哲學」為題當源自此曲。全曲最大特色是「靜止聲」,但卻能讓人感受到聲音的存在,這種「靜止聲」有時維時頗長,出現不下十多次,能營造出一種帶有神秘感,很易將人導入一種靜思默想的氣氛中,也就是一種帶有「哲理思考」的氛圍。標題的「四」當指四位演奏樂師,「四次方」自然是指發揮「四的四次方」的影響力。

  「拳擊」表演絕無冷場

  至於李芷欣所說的第六場「石琴與木琴的對話」,由於筆者要到台中歌劇院「看」荷蘭的皮可沙(Percossa)的演出,這是筆者此行唯一未能分身觀賞的一場音樂會,沒能看到儘管有點兒遺憾,但「皮可沙」以「擊動魅力」為名,以「拳擊」為主題的七十五分鐘表演,同樣精彩絕倫,而且是「一氣呵成,絕無冷場」。

  單就打擊樂的演出而言,在節奏、力度,及加上樂手的歌聲、呼喊聲,已讓人眼界大開,將音樂能量無限發揮;再配合高能量街舞、雜耍與馬戲式表演,搞笑幽默的喜劇,更具創意的是經過放大擴音的音響,與音樂結合着劇場變幻的燈光,尤其是與高科技的投影互動演出,畫面的設計,結合着觀眾互動的表演形式,往往帶出讓人意料之外的喜劇趣味,成為不絕的笑點。

  呈現多元擊樂世界

  總結整個打擊樂節所聽的各場演出,可以見出今日打擊樂世界的幾點特色,一是音樂風格涵蓋了西方古典、東方傳統音樂、爵士樂、民族音樂、現代音樂,和新紀元音樂;二是演出形態融入劇場元素、數位科技、互動投影、街舞、魔術,甚至大玩跨界;三是除常規打擊樂器,還有眾多不同民族的民間打擊樂器,特別是各類地方手鼓,還湧現大量特別製作的敲擊樂器,甚至不用樂器也可演奏。加上原已日漸「普及」在電子合成器中創造出來的音響,打擊樂世界幾可說已變得無限,四是音樂的深度與廣度都有了極大變化,甚至將藝術與娛樂的界線亦被模糊化了。

  像李芷欣這一代的打擊樂手,面對的已非傳統的打擊樂世界,那是在今日網絡世界帶來圖像音源飛躍變化,強調創意想像和多元發展,能讓人打開眼和耳界的舞台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