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閘蟹跟柿子不可同時服食/資料圖片
經過颱風幾重洗禮後的香港,秋意漸濃,雖然街頭的行人仍是以短袖衫褲為主,但飲食上的調整,也能看出秋天的痕跡開始漸漸在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漏出端倪。
最明顯自然是大街小巷開始派發的打邊爐廣告,養生鍋,滋潤湯等等秋季進補的飲食宣傳接踵而來。只需在銅鑼灣或者尖沙咀等鬧市旺區的街頭走上一圈,手中必能收穫不下十張的飲食宣傳單。除此之外,步入秋季,就是南方地區大閘蟹最肥美好食的時節。民間有說法稱:「九月圓臍十月尖,持螯飲酒菊花天」,意思就是九月吃圓臍的雌蟹,十月吃尖臍的雄蟹,飲黃酒賞菊,絕對是秋天必吃美味。
香港有不少大閘蟹專賣店,做法亦各有不同,從普通的清蒸大閘蟹,到新式的燒烤大閘蟹,再到花樣繁複的蟹黃湯包,蟹肉炒飯等等,均體現出香港人對吃的追求。喜歡嘗鮮的饕客,想要一飽口福,往往都相當注意大閘蟹的黃金賞味期,另外也緊記挑選「絕世好蟹」的口訣,即專挑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的大閘蟹才是一級好蟹。
正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與大閘蟹同期在市面上熱銷的還有柿子,但偏偏這兩種食物是切忌一起服食的。
秋天自然是黃金柿子掛滿枝,日本人奉柿為「甜味的起源」,早在平安時代就有記載以柿乾製作的祭祀用果子。我國也有不少運用柿子製成的點心,柿子餅就是其一。柿子甜糯,本應符合南方人的口味,但香港人對柿子的熱忱卻遠遠比不上大閘蟹。原因是柿子又寒又濕,多吃傷脾,容易引致肚痛,且港地濕熱,秋季更甚,縱使柿子富含維生素A有潤肺止咳的功效,也不太討港人歡心。
相比之下,用柿子製成的柿餅就更能滿足港人養生保健,潤肺止咳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