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姿勢不端易傷骨/大公報記者 陳惠芳

時間:2017-09-11 03:15:23來源:大公網

  不時聽到中年人說:「最緊要保護副骨頭。」其中五十肩是五十歲以上的人獨有。根據醫學文獻,五十肩的具體確實原因並不明確,但一般來說與慢性勞損、反覆的肩部動作有關,若日常生活、工作及運動時造成慢性勞損,卻不加理會,日積月累便容易發生。可是,五十肩是否五十歲以上的人才會發病?骨科醫生黃學明回應說不。

  黃醫生說:「五十肩又叫肩周炎,或稱黏連性肩關節滑囊炎,並非五十歲以上的人獨有。反之如今有提早至三、四十歲病發的趨勢。五十肩主要來自日常的肩膊勞損,加上現今多了低頭一族(打手機),須知預防勝於治療,大家平日多加注意姿勢和動作。」

  他提出幾點預防勞損的貼士:「任何一個姿勢不可以維持不動,最好三十至四十五分鐘便轉換一下。如低頭工作,可以暫停幾分鐘讓肩頸休息,或擺動肩頭和舉頭前望一會,以及多做拉筋及伸展腰、頸的動作,持之以恆,便能舒筋活絡。運動之中,對關節及肌肉最好的是游泳,因為游泳是全身運動,加上水有浮力,對腰患和下肢關節病患特別好。跑步和步行屬於負重運動,對骨質健康是好的,但做得太多會令骨與骨之間的關節產生磨損。上落樓梯也容易對膝蓋造成磨損,保護骨頭及關節都應該由年輕做起。」

  黃醫生說時下最常見的痛症是肩、頸和腰痛。

  「減少肩頸痛最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姿勢和做適當的運動。上班一族長時間面對電腦,若不定時郁動肩頸紓緩,便容易發病。坐姿方面,我提議坐時雙腳平放在地上,切勿蹺腳。雖說平時要行得正,坐得正,但總有疲勞鬆懈的一刻。若要對腰骨好,大家可以在椅背放上咕,挺直腰部。至於骨質,女性於五十歲起便因荷爾蒙轉變,骨質會逐漸流失,且容易產生骨折,男士則於近七十歲才會出現。因此年輕時開始需多吃含鈣質的食物,多運動和多曬太陽。」

  黃醫生又指到了六十歲,膝關節便開始進入退化期。

  「人口老化令比例上多了老人家出現更多膝痛病例。適量的運動可以強化骨質及肌肉而不怕磨損關節,劇烈的就不宜了。行斜坡、上落樓梯跑步都會加快膝關節的退化。他們如嫌老是坐着很悶,那就坐一會,起來站一會做些伸展運動,鬆鬆筋骨。」

  說到保護骨骼和關節,黃醫生說,最重要的是避免關節受傷及磨蝕,首要做到日常生活要姿勢正確,關節隨着人年紀漸長而退化,也是無可避免,如年輕時勤做適當運動,老來骨骼也有保障。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