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乳豬」的故事\簡嘉明 文、圖

時間:2017-09-05 03:15:51來源:大公網

  圖:現在訂購酬神乳豬,有些公司還會為乳豬打扮一番,配合顧客和場合的要求

  這篇關於食物的文章,我打算先從一個故事說起。

  兒時媽媽常帶我和妹妹到外婆家度周末。每次探望慈祥的外婆,都會見到那對我而言充滿神秘感的外公。我對外公認識不深,因為那時我只是一個小孩,只想跟表弟們聊天或到公園玩耍,不會有興趣問外公的往事。故此,我只知他原是一名廚師,外表很像混血兒,雖然年老,但身形高挑,可以想像年輕時應頗俊朗。

  至於我所說的神秘,很大程度因為外公是失明的。外公有自己的房間,但大部分時間房間也是昏暗的,因為他不需要光明。他抽水煙和煙斗,外公抽煙的姿態與他房間濃濁的煙草味,對我而言,就像上世紀遺下的歷史殘跡般在我腦海中縈繞不散。我那喜歡將事情以誇張手法表達來作弄我的媽媽曾說:「外公失明,因為以前在廣州常要對着火爐烤乳豬,所以……」這句話對小孩而言,恍如鬼故事的開端,雖然被媽媽成功恐嚇,我卻一直半信半疑。我知外公外婆從廣州來港,我也相信外公是常要對着炭火工作的廚師,因為大舅和二舅也是酒樓廚師,我認為他們的天分或多或少來自家族遺傳。然而,廚師燒乳豬燒至失明實在太誇張了,我只覺得我那可愛的媽媽戲弄女兒的伎倆又再上一層樓。

  直到外公辭世多年,我跟爸爸閒聊時才知道,原來在我回憶中那失明和只能以顫抖步伐來回睡房與客廳的外公,竟有着輝煌的過去。他原名吳世坤,來港前是廣州著名食肆「陸羽居」燒味部的大師傅,等於現在人稱的「一哥」。現在人所共知的「芝麻皮乳豬」,那時就是他的撚手菜式。

  許多人都知道上世紀廣州有所謂「四大酒家」,包括「大三元」、「文園」、「南園」和「西園」。昔日四大酒家辦「乳豬席」,定必向供應燒味的「陸羽居」訂豬,因為以前流行「光皮」(又稱「玻璃皮」)的乳豬,但由外公主理的「陸羽居」燒味部製作的「芝麻皮乳豬」,須在烤豬時在豬皮上塗油及醬料,藉以產生細小均勻的氣泡,爆出「芝麻皮」。由於醬料秘製加上製成品入口鬆化,所以大受食客歡迎,外公也因此名噪一時。

  好景不常,由於時代的變革,外公約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初遷居香港。跟那個年代許多人一樣,離鄉別井,帶不走青春,也帶不走昔日的風光。後來外公不幸失明,至於是否真的如媽媽所說因烤豬傷眼,還是由於患上其他眼疾,那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現時有些網上資料或燒臘師傅接受訪問時說,「芝麻皮乳豬」是始於七十年代的香港,那當中定必有所誤會,因一九五○年之前,「芝麻皮乳豬」已是聞名廣州的美食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