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仁醫醫心\陳柏滔 醫生

時間:2017-08-29 03:16:00來源:大公網

  讀醫的時候,我們無疑是學習如何對症下藥,醫治病人。以前我常常聽到「Cure sometimes, treat often, comfort always」,但我總不明白它的意思,心想:「什麼鬼東西呀?」直至現在行醫十多年了,我終於開始明白,甚至感受這句說話的深層意義。

  如果一個醫生只懂得醫人,他只是一台熟悉醫理的機器,說不上是一個好醫生。能夠根治病人的病固然是好,可是有好多長期病患都是無法治愈,就紅斑狼瘡為例,只有大約八成患者的病情可以被控制,其餘兩成患者的狀況可說是無計可施,甚或最後會因為腎衰竭而死亡。面對這些無辦法根治的長期病患,我們應當盡力幫助患者控制病情,紓緩症狀;而最重要的是安撫和緩解他們憂慮的情緒,鼓勵病人積極面對疾病。

  以前在公立醫院工作時,工作壓力和醫療體制都不容許我有太多時間和心思關心了解病人,當時覺得令患者得到正確的治療已經非常了不起。然而,有位老前輩告訴我,好醫生需要慰藉病人的心靈。患者的情緒必然需要關顧,家屬的情緒亦不容忽視。曾經有一個血管炎病人,他在康復後半年罹患血癌,由於當時確診血癌並非血管炎所致,所以將病人轉介後我便功成身退。一年半後,病人不幸離世,他的妻子滿腦子疑問前來找我,她問我「是否治療血管炎的藥引致血癌」,「是否在確診血管炎的同時可以診斷出血癌」……原來病人太太有很多很多解不開的心結,她需要尋求答案,尋求心理慰藉,才能對丈夫的離去釋懷。

  這件事說起來普通,但卻啟發了我,令我深明「Cure sometimes, treat often, comfort always」的精髓—無論醫學如何昌明,仍然會有無法治愈的疾病;作為醫生,我們也許沒有能力拯救所有病人,不過我們可以憑着仁愛的心關顧病人以及家屬,令他們有勇氣和意志面對所有逆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